上元佳節,夜傍,皓月已然高懸。
靈嶽國舉國上下燃燈放焰,一片火樹銀花。燈火璀璨,歌舞升平,靈嶽國耀然彰顯著雄厚的國之財力。
早在白日靈嶽皇城便已點燈敬佛完畢。現已傍晚,達官貴人應皇族之邀,攜妻帶子皆乘轎攆趕至皇城禦水軒。
今夜,實與往年大不相同,受邀的皇親國戚達官貴族都自感無比殊榮,今年上元節入宮觀燈不比往年,且不說是入宮見皇帝,更讓所有人期盼激動的是能見到靈嶽的國之傳奇——大國師。
靈嶽國能有如今的繁榮昌盛,全因國師大人的輔佐。
其實,說是輔佐,國師倒更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靈嶽國內,大國師不僅享有入對不稱臣,登殿賜高座的尊榮,甚至皇帝都要奉以師禮,尊崇之至。國之大政,雖由皇上與大臣討論,但隻要是與宮闈沾點邊的人都知道真正在幕後運籌帷幄的是國師大人。如若今晚能討得國師歡心和國師大人促成個一緣半故,那將是福澤子孫的大好事了。
甚至有人在心中暗自算計著怎樣才能把自己家的一男半女貢獻出去,當徒弟也好,當侍童也好,甚至是當妾(當孌童…額,有的還真的這麼去想象呢),那就不僅僅是福澤子孫的事了,那可就等於握住了至高皇權的一部分權利,哪怕這些權利微乎其微,堪比草芥塵埃,可在百姓群眾的眼中,那就是可以橫著走道兒的強大資本了。
再說,自六百年前國師指引靈嶽國統一其他五國後,國富民強,在黎民心中,便是樂土。從那時起,從皇權中心便有人向民間傳出國師之貌超凡俊美,如同謫仙。由此以來,國師便成了多少在深閨裏偷偷思春的紅顏少女的夢裏人。即有著神般的能力又有絕世無雙的風雅,這樣一來,無論如何,隻要能在其身邊伺候左右,便是賺的盆滿缽滿了。
對於大國師的事情,靈嶽國人們隻停留於八卦階段,甚至隻能說是單方猜測其年齡和婚嫁問題,對於其他都神秘莫測,連用於空穴來風捕風捉影的小傳聞都沒有。
隻要是人,都有愛聽八卦和製造八卦的欲望。多數人各懷心思,但無一例外都想一睹其絕世風采,看是否真如戲文中的仙人一般卓然於世,不染凡塵。
流水浮燈,落花飄零。禦水軒不愧為皇家園林,亭台樓閣,水榭竹影,一色懸掛如火焰長龍般的宮燈耀亮金玉交輝的回廊。那一如銀河落塵飄花浮燈的盈盈水波推著滿池的的燭光向前緩緩漾去。倘使停留片刻,便會被這夢幻景色晃了眼,以為身在天宮瑤池。一路都靜靜隨著回廊彎彎繞繞,終於在一個海棠形狀琉璃亭內瞅見宴席的一角。琉璃亭建造如此壯大,已經不再隻是用來點綴園林景觀的園林小品,反而巍峨壯觀,令人歎為觀止。亭內四周仍置有花架,與長廊、水榭交相呼應倒也合乎常理,隻是這花架也甚為高大。各色盆栽梅花梅影淑然,散發縷縷清香,伴著臘梅沁脾寒香幽幽飄散空氣之中。
而那沿亭內四角擺放的宴席已鋪上紅錦,按序擺上盛有鮮果的瑪瑙盤。達官顯貴攜家眷按禮製坐罷,靈嶽國皇帝方率正宮皇後親臨。眾人皆起身有序走至亭中空場跪迎並齊呼三聲萬歲,靈嶽國皇帝讓眾人平身,一起方又重新入座。這時,宴席才剛開始。屋內紅燭耀如白晝,花香飄渺,殿外燈籠搖曳,殿內絲竹管弦樂起,宮女徐徐貫入擺放各色菜肴,再是玉碗牙筷。菜將上齊,靈嶽皇帝卻遲遲不動麵前金筷。眾人心如明鏡,大國師還沒到場。
歌姬一曲舞罷,又奏上一首新曲,靈嶽皇帝麵色不動,下麵眾人更不敢動筷。俗稱伴君如伴虎,皇家宴席上,能有哪人可以食之有味?可如今,皇帝老子雖顧及皇威提前傳膳,可國師未來,便不動筷,個中奧妙,耐人尋味。
靈嶽皇帝正值盛年,百姓都讚其雄韜武略,能擔當這盛世太平。靈嶽寧欣皇後獨享榮寵,榮耀後宮,與皇帝共育一子。此子卻非池中之物。雖年齡尚小,封為太子,拜於國師門下,將來畢現真龍之象。
眼下,靈嶽皇帝仍剛毅俊朗的臉上隱隱浮現焦慮之色。宴席過了半刻國師大人仍未來,暗忖之前是否有過不周惹國師不高興呢,想了一會兒半刻,也沒有想到自己和下人對國師有過不周詳的言語或行動。況且,自己恭敬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想要惹他不快。這隻是皇帝自己暗思量。寧欣皇後心思縝密,看出皇帝神色稍變必是擔心國師遲遲未到。心思一彎,暗喚總管太監去問太子是否知道緣由。半晌,總管太監小心繞到近前,附耳細說。寧欣皇後聽罷,細眉沾喜,眉間輕鬆,櫻口微啟,細語對靈嶽皇帝小心解釋。話畢,靈嶽皇帝微閉深眸,麵色終於鬆泛。原來國師大人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百煉鋼也被化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