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承認人世間的一切黑暗,但我們遠離黑暗隻向光明前行。……李彥
五十多個外來的土皓眾直至第七天才被黑衣人送了回來,年輕兵士們似乎經過了殘忍的審訊,被折磨的一點力氣都沒有了,他們被那些黑衣人抬進竹林區域的屋子裏各自安置了下來。因為那些被審訊過的年青兵士行動不便無法動彈,甚至有些兵士一直處於昏迷的狀態。所以隻能由藝館的太學生們逐一的喂食他們米水,包紮傷口,更換衣物,眾藝館門生忙了一個上午才將他們安置妥當。
讓人不得不驚歎的是顏雲老師的高超醫術,被她針灸過的兵士都減輕了疼痛,能夠有一絲力氣說話了,在顏雲老師高超的急救下,回複了意識的年青兵士剩下的就是慢慢的調養休整了,蔡琰對顏雲老師的醫術很是崇拜,一直在身後跟隨觀看並學習著,衛寧在顏雲老師的吩咐下不許接近傷員,以免笨笨的他鬧出什麼意外,隻讓衛寧做些運送藥品和吃食的跑腿工作。
工作完畢,滿是疲憊的衛寧來到後廚,隻見明珠正將糕點擺在餐桌上,等待忙碌的同伴回來食用,如此細心的她同時還用爐子在桌旁燒著一壺水,為茶水的泡製做好準備。
泡製茶點源於三皇五帝時代,“神農嚐百草以療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詩經也曾記載:“采荼薪樗。”(采摘好柴火臭椿木燒火煮茶)。
茶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飲料作物,其文化底蘊源遠流長,自戰國時期飲茶和茶業主要集中在巴蜀和漢中一帶,秦統一全國後由巴蜀傳到荊楚的廣大地區,漢初,茶的飲用和栽種傳播到了湘粵贛毗鄰的茶陵一帶,而在漢武帝時期,飲茶不但流行於中原官宦人家,在長江下遊和江浙沿海一帶,飲茶之風也非常盛行,並出現了一些“彌穀被崗”的茶園。
明珠使用的茶葉並非為“彌穀被崗”栽培而出的,而是千年野生古茶樹所出,千年古茶樹曆經風雨,將其吸取的天地精華蘊含到片片嫩葉之中,那嫩葉所製曬青綠茶,顏色光亮,作用極多,夏可點燃驅蚊,冬可除臭護發,泡製而出的湯色綠黃,香氣清爽,細細品味略帶些許野生茶特有的腥味。
明珠正端著泡好的茶水慢慢的飲用,看著衛寧過來放下茶杯問道:“餓了嗎?”
準備休息一下的衛寧點了點頭,順手拿起了糕點吃了起來。
“小姐怎麼還沒過來?”明珠看著衛寧輕輕的問道。
“恩,啊,蔡琰她說是要和顏雲老師學習醫術的,等會再過來,說是誰也不許動她的糕點的。”衛寧這才想起來蔡琰的話,急忙要將那咬了一口的糕點放回盤子裏。
“還是吃了吧,她看見反而更生氣的。”明珠伸手擋住要將那半塊糕點放回去的衛寧的手。
說話間,隻看見土皓眾唯一還能夠走動的土皓隊長越杜高傲的昂著頭一步一步的緩緩向衛寧這邊走了過來。越杜穿著一件寬大的衣衫,前襟的衣衫耷拉下來裸露那結實的肌肉,在他的胸口處有一條觸目驚心的深深傷痕,那傷痕似乎是很久被劃刻上去的,散發著深暗的光澤。
“請問,解手的地方在那裏?”越杜喘息著對衛寧沙啞的問道。
“解手?我不明白。”衛寧搖頭表示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詞,直直的看著越杜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就是方便的地方。”越杜耐住焦急的心情緊接著說道。
衛寧還是不明白,眼睛大大的瞪著越杜,不知道他說些什麼。
隻聽旁邊沏茶的明珠給出了答案:“在牧場方向的拐角處。”
越杜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明珠,回道:“多謝。”說罷,就轉身向那個方向走去了。
衛寧看著明珠奇道:“他說的解手和方便的地方是茅房?我們都叫更衣或則出恭什麼的,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啊?”
明珠繼續擺弄她的茶具,頭也不抬的回道:“你不懂,也別懂。”
明珠將燒好的茶水倒入衛寧麵前的茶杯之中,杯中那一團團泡沫越聚越多,那透明的泡沫,一如離別情人的承諾轉瞬即破,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一瞬間水氣悠然而起,那嫋嫋升起的水氣模糊了越杜離去的身影,述說著越杜之前經曆的過往……
雪靜靜的下著,鋪滿了眼前的崎嶇山路,哀慟,泯滅,喧囂是這條山路的主旋律,咆哮則是這音符中的最高音,“快點,都快點。”一個騎在馬上的鮮卑人不耐煩地叫喊著,對著旁邊的行動緩慢的婦女就是一馬鞭,隻見那婦女上身的衣衫被馬鞭抽的碎裂開來,鮮紅的血痕印在潔白的胸口處,鮮血隨即流下了來,染紅了白色的衣衫,隨之而來的哭喊聲響徹了整條山路,讓人不由的心中悲憤。施暴的鮮卑人不僅沒有被譴責,他的同伴反而發出了陣陣欣賞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