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無須通篇背誦
沒有什麼人是真正不能擁有卓越口才的,也沒有什麼人是真正不善於當眾說話的。然而,確實有許多人無法在眾人麵前順利開口,原因其實隻是他們內心的恐懼。事實上,即使是職業演說家也不可能徹底克服當眾說話的恐懼感,說話前充分而周全的準備是獲得當眾說話的自信最有力的保障。對於成竹在胸的說話者來說,沒有什麼是值得害怕的。
假如你想培養自信,為什麼不去做好那些在你演講時能給你安全感的準備呢?使徒約翰說:“完全的愛,會置恐懼於度外。”完全的準備也可以做到這樣。丹尼爾·韋伯斯特曾說,他如果沒有準備就出現在聽眾麵前,跟沒有穿衣服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所說的“充分的準備”並不意味著你要通篇背誦演講稿。許多演講者為了保證演講時說得頭頭是道,就事先寫好演講稿,然後通篇背誦下來。這種方式並不可取,不但浪費時間,也容易使演講變得枯燥無趣。
H.V.卡特伯恩是美國著名新聞評論家,他還是哈佛的大學生時,曾經參加過一次演講比賽。賽前,他選擇了一篇名為《紳士們,陛下》的文章,並一字一句地把全文背了下來,還練習預演了幾百次。可到了正式比賽時,他一登上台,隻說出:“紳士們,陛下……”就一個字也想不起來了,腦子裏空蕩蕩的。他眼前一片漆黑,幸好還能保持鎮定,於是,他幹脆把那個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最後,令他驚訝的是,自己居然獲得了第一名。從那一天起,他再也沒有背誦過一次演講稿,他從事廣播行業時也是如此,隻在紙上寫一些摘要,然後對著聽眾娓娓道來。
一個人如果在他演講前先寫好講稿,再反複背誦,浪費時間和精力不說,也很容易把演講搞砸。每個人平時講話都很自然,不會費心地琢磨,話語隨著思想的流動而自然說出。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也從中得到過教訓,那時他還年輕,一直是先寫好演講稿再把它背下來。有一天,他在英國國會做演講,正背著講稿,突然忘記了下一句詞,他重複了上一句,可大腦依然一片空白。他難堪極了,滿臉通紅,沉默地坐回到位置上。從那以後,溫斯頓·丘吉爾再沒有試圖背誦過演講稿,而他做的演講總是能打動人心,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的那些演講鼓舞了英國人民戰勝敵人,渡過難關。
即便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地背誦了很多遍,當我們麵對聽眾時,也難免會遺漏一些,就算通篇一字不落,我們的演講聽起來也會很機械、不自然。為什麼?因為你是在背誦演講稿,是出於記憶,而非發自你的內心。平日裏,我們和人聊天,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會刻意地注意修辭、造句。為什麼到了演講的時候,就不能這麼做呢?
要是你還執意要寫演講稿並背誦記憶,那就有可能落得和範斯·布希內一樣的境地。
範斯畢業於巴黎波歐藝術學院,現在是位列世界最大保險公司之一的衡平人壽的副總裁。在他剛加入衡平公司兩個年頭時,因為他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受到重視,因此那一年,在弗吉尼亞召開的2000人“全美衡平人壽代表大會”上,特意安排他做20分鍾的演講。
範斯非常激動,他感覺那是對他的鼓勵。可惜的是,他采取了寫好演講稿背誦的方式。他對著鏡子練習了不下40次,就連語氣停頓、手勢和表情都精心排練好,直到他自己覺得非常滿意為止。
可是,終於要站到講台上時,突然之間,他被恐懼牢牢控製住了,隻說了一句話:“我是這樣計劃……”他的頭腦一片空白。驚慌的他情不自禁地後退了兩步,可是腦子裏還是一片空白,他又後退了兩步,如此三番。講台有四英尺高,沒有圍欄,和後麵牆距離五英尺,就在他第四次後退時,一腳踩空,掉到了講台和牆之間的空當裏。聽眾們一陣哄堂大笑,甚至有一個人笑得太厲害,從椅子上摔了下來。至今,衡平公司的老員工們還對此事念念不忘。更搞笑的是,到現在還有人認為是公司為助興有意安排的娛樂節目。
這件事的主角範斯·布希內是怎樣對待這件事的呢?他曾親口告訴我,那是他這輩子最丟臉的時刻。他感到沒辦法再麵對公司同事,就遞交了辭職信。
後來在上司的安撫和鼓勵下,範斯·布希內重新樹立了自信,多年後,他竟成了公司裏最擅言辭的人。他再也沒有背過演講稿。他的經驗足以讓你引以為鑒。
我聽說過有很多人背記講稿,但是我親眼看到,當他們拋開演講稿之後,演講反而更生動、有趣。這樣的演講,或許會遺漏一兩點東西,但是更加人性化,更具吸引力。
亞伯拉罕·林肯曾說:“我無法欣賞一板一眼、乏味至極的演講,我喜歡像在和蜜蜂搏鬥一樣的演講者。”林肯說他最喜歡聽自由、流暢的演講。但是,如果你心裏總是想著你演講稿的下一句,你又怎能讓你的演講表現得自然、激昂、有動感呢?
03 給自己成功的暗示
你應該記得,在第一章中當你麵對眾人講話時,要樹立正確的態度。這句話對於這裏要闡述的另一項特殊工作——盡量利用機會說出一項成功的經驗依然適用。有三種方法很合適:
1. 把自己融入題材中
題材選好後,應按步驟整理,並在朋友麵前預講。這樣的準備還不夠。你還得讓你的題材更有價值,你要具備一些激勵人們的態度,那就是——篤信自己的信念。如何使演講的內容令人信服呢?沒有其他辦法,除了詳細探究題材,抓住其更深層次的意義,並問問自己,你的演說會給聽眾帶來怎樣的幫助,他們聽過之後有何裨益。
2. 避免去想那些令你不安的負麵刺激
舉例來說,設想自己會犯文法錯誤,或演講中途會突然停頓,這就是一種負麵的假想,它很可能在你開始之前就抹殺你的信心。開始演講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集中精神聽聽別的演講者在說些什麼,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這樣你登台時就不會過度恐懼了。有一位日本歌手,每次麵對公眾產生恐懼時,就自言自語:“我是客人所喜歡的!客人都很喜歡我!”這也是一種成功的暗示。
3. 給自己打氣
除非懷有某種遠大的目標,並覺得自己在為此奉獻生命,否則任何一位演說者都會對自己的主題產生懷疑。他會問自己,題目是否合適,聽眾是否會感興趣等。很可能一氣之下便把題目改了。這種時候,消極思想很有可能會完全摧毀你的自信心,你應該為自己做一番精神激勵,告訴自己,演講很適合自己,因為它來自你的經驗,來自你對生命的看法。對自己說,你比聽眾中任何一位都更有資格來做這番特別的演講,並且你會竭盡全力把這個問題述說清楚。這種方法管用嗎?可能會。不過,現代實驗心理學家都認為,由自我啟發而產生的動機,即使是佯裝的,也會給人帶來有力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