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張子明到瓦赫鎮和連營鎮考察的,除了薛鬆,崔慎之,還有環保局的一個副局長劉偉。縣電視台的也跟著,當然是巧玉了。
這幾年,這兩個鎮是發展了,可是環境卻被吹塑搞的搞壞了。
原先肖本路當縣長時,瓦赫鎮和連營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搞環保局的狀,說環保局進場找他們的麻煩。動不動就停產,整頓,最後的結果就是罰款。
環保局也很強硬,原因有兩個,儀式接到舉報,二是環境監測確實不行,汙染太厲害了。
這兩個鎮子的地下水都汙染了,已經到了不能喝的地步了。
肖本路也沒拿出什麼好的辦法了。停產是不可能的,停產了,稅收從哪裏來?
這一點肖本路和惠誌忠的想法是一致的。
這次,張子明帶著環保局的副局長下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當然,這也是聽從了薛鬆的建議。
先到的是瓦赫鎮。快到的時候,就聞見一股難聞的味道。劉偉說:“這種味道,比吸煙還要厲害。”瓦赫鎮黨委書記魏國才和鎮長林燦他們班子人員早就在大路邊等著了。
下了車,張子明同魏國才和林燦握握手。魏國才說:“歡迎縣長來檢查指導。”張子明說:“指導談不上就是來看看。”
林燦是個學者派,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的。
他們兩個都沒跟劉偉打招呼。看來積怨已久。
魏國才說:“縣長這次是怎麼安排的,我們執行就是了。”薛鬆說:“計劃不是跟你們說了,縣長還要在這裏召開一個鎮長大會,到時候要在這裏住上一晚,是不是很麻煩呢?”
魏國才說:“嗬嗬嗬,薛主任,現在剛上任,還想請你一頓呢,這次來了正好啊,我怎麼敢說麻煩呢?”
鎮政府駐地的附近幾個村子都是搞吹塑的。
張子明跟著他們到了一個小型的加工廠,裏麵堆滿了垃圾,一些婦女老人在垃圾堆裏撿塑料製品,撿完之後再分類,然後放在機器裏加工,那股難聞的味道就是從這機器裏發出來的。
那個工廠老板件魏國才帶著一幫子進來了,以為是環保局的,神色慌張的問:“委書記又來罰錢的吧?”
魏國才說:“這是張縣長,來參觀的,不要亂說話。”
一些撿垃圾的婦女聽到這話都回過頭來看。那個老板看見巧玉和攝影師,忙說:“這個女的我認識。”
旁邊一個女人說:“你認識人家,人家可不認識你,你看你那副樣子。”
巧玉聽見了,便笑了笑。
對張子明說:“縣長,可不可以子啊這裏采訪一下,來個鏡頭?”
張子明說:“好,那就來一下吧。”
本來張子明是無意說的,可是看見巧玉臉紅了,便想到什麼,不禁心潮澎湃起來,說:“可以多問幾個問題,不是一下。”
巧玉拿著話筒說:“縣長,您好,我是縣電視台的記者巧玉。眾所周知,瓦赫鎮是我縣的吹塑大鎮,尤其是最近幾年呢,吹塑行業迅猛發展,帶動了經濟增長,可是也伴隨著環境的惡化,請問縣長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這個問題在來之前,巧玉已經跟薛鬆溝通過了。薛鬆又跟張子明做了說明。
所以張子明說:“我這次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不能搞一刀切,這樣是不負責的。”
至於怎樣解決,是個漫長的過程。張子明也毫無對策。隻是這樣說罷了。
接著巧玉又對劉偉進行了采訪,主要是環境預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