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危機蔓延(2 / 2)

早就有一些消息在古台的上空散播了。惠誌忠的表情還是老樣子,開完會後,他把張子明叫住,說:“子明,市委劉書記這次下來檢查工作,為什麼選擇我們縣是首站呢?”

文殊市曆來的規矩,市領導下來建超都是先從富裕的區縣開始,古台一隻都是最後。有的領導直接把古台忽略了。來這裏幹什麼啊?經濟不行,稅收不行,環境不行,來了之後隻能說幾句空話,一不小心還要撥款下來。

可是這次,劉丙辰首站選擇到古台,這就很有深意了。

不僅是惠誌忠想不到明白,很多人,包括其他縣區的一些領導也不明白。

不過,傳言說,古台的班子恐怕是要變天了。聽到這個消息的人有的歡喜,有的憂愁。最歡喜的恐怕就是馬場了。馮首正的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曹麗麗來過一次了,這個女人頭次見麵送給馬場的竟是一盒偉哥。馬場當晚就在酒店把她上了。

有權的感覺真是不錯的。權力越大,感覺越爽。

肖本路來過一次電話,催促著馬場要盡快查找出省報的那個特約記者的事情。馬場給是你工程的那個同學打了電話,同學現在出差去了,要過幾天才能回來。那就再等幾天吧,正好劉丙辰要來檢查工作,一定好好好準備。

張子明當然知道惠誌忠的擔心。可是也不能說什麼。

他是一把手,一切他說了算,到時候,走一步看一步吧,

劉丙辰這次下來檢查,陪同人員,除了秘書何一鳴,秘書長曲兆吉,還有組織部長王平安,副市長杜一凱,以及幹部處,宣傳處的幾個人。

這個檢查真陣容一出來,有人馬上說,杜一凱看來在檢查完後就要進常委了。

本來張子明打算跟惠誌忠建議,這次的接待規格提高一下,可是知道惠誌忠的性子。該是什麼標準,就是什麼標準,把工作幹好就行了,這些都是形勢。

這就是惠誌忠的工作信條,一切讓工作說話,其餘都是虛的。

古台的幹部在不同的場合經常聽到惠誌忠說過這一句話,基本成了他的名言了。

張子明有種不祥的預感,這次劉丙辰帶人下來檢查,看來是故意先到古台的,這麼說,劉丙辰也是為了某人的目的才來的吧?

隻是這樣猜測罷了,相對於劉丙辰他們,我這個縣長又算得了什麼?跟大街上的小販差不多。

劉丙辰的腰杆似乎比以前更直了,頭也昂的很高,一看就有王者風範。張子明也私下感歎,真是看不出來,原先劉丙辰當市長,隻覺得他很隨和,現在是書記了,感覺形象也變成書記的樣子了。

劉丙辰跟古台班子的成員握了握手之後,就到了會議室。

惠誌忠一直在他的身邊,劉丙辰麵色平和,跟惠誌忠談笑著,氣氛很好,實在看不出什麼來。

各區縣的會議室都差不多,可是古台的這個會議室桌椅都很破舊,雖然用心的擦拭過了,還是顯得寒酸。

惠誌忠說:“歡迎劉書記來我縣檢查指導工作。”

劉丙辰說:“我隻是轉一轉,說是檢查指導就算不上了,誌忠你在古台呆了這麼多年了,最有發言權的就是你了。”

呆了很多年,經濟水平還是老樣子,這是言外之意。

官場很多事情講的都是言外之意。

說是給對方保留麵子,其實是別有用意。

看來惠誌忠的縣委書記生涯要到頭了。

張子明也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本來不安靜的心又提起來了。要是惠誌忠走了,自己能不能接替呢?現在看來形勢很不明朗的。

惠誌忠像是沒有感到什麼,繼續說:“這幾年古台經濟保持了平穩發展,尤其是子明同誌來到之後,陳公的吸引了外資,促成了硯台山項目的開發,這是一件大事。”

這個時候,惠誌忠在劉丙辰麵前表揚張子明。張子明是很感激的,可是他不知道,劉丙辰已經對自己頗有成見了,說了還不如不說。

果然,劉丙辰說:“一個地方的發展,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整個班子有沒有戰鬥力的結果.。這個問題在基層黨委的建設中經常容易出現問題,有問題不是壞事,要解決好,總之一句話就是團結,班子團結了,才有戰鬥力。”

這分別是在批評古台的班子不團結了。這麼說,惠誌忠總跟肖本路吵架的事情已經傳到劉丙辰的耳朵裏了。

既然班子出問題,那一定要重新確定班子的人選,或者把班長換掉。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了,卻出奇的平靜。看來外麵的謠傳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