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保健法
內養篇
作者:聶雙雙
(一)
自我按摩保健法可說是種迄今流傳最廣又最具原始治療精髓之民間運動,不但簡單易行,且有益於人民身心之健康成長,同時更是一種防病、治病較為有效之手段。其法沿襲至今,積累了不下於30種招式,比如叩齒、旋眼、擦鼻、攪舌、浴麵、抹頭、鳴天鼓、捏頸項、撫胸肋、揉肚臍、轉肩、提腿、握固、搓腎等,包含了由頭麵五官到胸腹腰背及四肢頸項各部。一般做保健按摩者,又多配以保健氣功之鍛煉,則連內髒各髒器都將因之被按摩到,所以其療效就更為廣泛。
目下許多人都在談論病態樓宇綜合征,再結合現在辦公室人員之健康問題,則不難發現,其中病症非常普遍;大家若能針對自身之健康問題,揀選其中數項有效招式來鍛煉,自然就會獲益良多。隻要依法堅持去做,“一分功夫一分效果”也必然兌現。這是筆者的一點心得與體會。在做功過程中,需要高度集中自己之思力與氣力,在這種情況下體內潛藏之先天抗病力和免疫力自然也就發揮作用了。此外,長期堅持,還可培育起自己之自信力,不致令健康每況愈下。
以下列舉針對數種病症之具體功法,以供大家參考。
常患頭痛之人,可先以指點壓頭部最痛之點,此點即經絡俞穴說所謂之“阿是穴”,也叫“天應穴”,用力由輕至重、間歇用力點壓二三十下,再點按太陽穴及印堂穴,再加後枕部兩旁之風池穴,順就抹頭浴麵,用掌心由額部抹向後頸,若梳頭洗麵般,每項手法也都做二三十下。再續以鳴天鼓,其法即以十指指尖連番輕敲腦殼,令自己感到腦內咚咚作響即可,數分鍾後你就會覺頭痛減輕不少。如是每日都做一兩次,就可不再有頭痛,並有醒腦提神之作用,原因是流入腦內之血流會因之通暢,從而去除了頭腦疲勞和疼痛之疾。
有頸椎綜合征之患者,多是長久姿勢不良造成的,常感一邊頸或連肩背酸麻痹痛。有此疾者可做轉肩和活動頸項之運動。具體做法,先令身體正直,並保持頸下身軀不動,隻讓頭顱做上下(前後)、左右、側斜運動並左右旋轉,各項功法可做十來下,漸漸頸項就會輕靈得多。此法勝過做“吊頸”之物理療法。而肩部之旋轉,可令雙手垂於身之兩側,隻讓肩頭做由前到後和由後到前之順、反時針之旋轉運動,勤練此法可免凝肩(亦即五十肩、肩關節周圍炎之疾)。當然在痛症劇烈時,可配以藥物治療。而做自我按摩保健貴在平時堅持不懈,就算有疾也較不練者易愈。
(二)
有些人對自我按摩保健之功效存疑,認為隻憑雙手在局部這麼按摩推拿、點點壓壓,就會起那麼大之療效,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原來他們還不明白,人之身體表麵縱橫交叉分布有二十來條經絡,更分布有總數不下於一千之正穴、奇穴。這些經絡與穴位和人體內之各髒腑都有密切之聯係,人體內一旦有某些不適,在各經絡與穴位上都會產生反應,並令其產生疼痛、痹塞等等之感覺。若我們以適當之手法,去刺激這些分布體表之經絡穴位,就可相應地令與其相關聯之內髒產生反應。自我按摩就是通過對經絡穴位之刺激,調整並平衡各髒腑之內部功能,進而起到治病防病之作用的。明乎此就應對自我按摩推拿之療效有信心才是。
當然,一般之慢性病或即感病,有時不可能就像打針吃藥隻做一兩次按摩很快就見效,必須持之以恒才是。一些施術者還會有另一種顧慮,擔心做得不得法會不會出偏差。這當然也是個問題。而這種顧慮是完全可以通過自己之實踐體會去逐漸打消的。隻要施術者一時覺得不舒,就可即時改變方式,包括力度、手法等等。而術後感到精神很好就可繼續堅持做下去。不時參考些先人之經驗總結,也不失是種捷徑。最為可貴者仍是要通過自己之實踐,以檢驗所學是否有用。以下即再舉些對某些疾病之常見處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