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外陣法:
天罡北鬥陣
全真七子集體禦敵的陣法。按北頭星座的方位,七人盤膝而坐,馬鈺位當天樞,譚入端位當天璿,劉處玄位錄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鬥魁;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瑤光,三人組成鬥柄。北鬥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衝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丘處機承當,鬥柄中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天罡北鬥陣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功夫,迎敵時隻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敵人來攻時,正麵首當其衝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道侶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功力,的確威不可當。若是陷入天罡北鬥陣,除非將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則決然無法逃出。陣中七人以靜製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牢牢將敵人困於陣中,但是若深諳此陣奧妙,搶占北極星位,便能以主驅奴,製得北鬥陣縛手縛腳,不得自由施展。後來,這一陣法成為全真派集體禦敵的法寶,可單由七人布陣,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陣,每七人一組,布成十四個天罡北鬥陣,和每七個北鬥陣又布成一個大北鬥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為犄角,更是威力無窮。這裏是神話版本的陣法,由六六之數組成,人數越多,威力越大,是為蜀山的鎮派劍陣之一。(見金庸《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
大五行劍陣
武當派聞名江湖的劍陣。二十五位道人,五個一組,像一朵梅花似的列成陣式,把敵人圍在中間,劍陣流動,二十五支長劍,彙成一片精芒,同時出手,密不透風,威力無窮。大五行劍陣下少有人餘生。(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七星八卦劍陣
昆侖派劍陣,為昆侖七子所創,昆侖派仗以成名。這劍陣按八卦的方位而設,又暗合七星變化。臨敵時,昆侖七子之首靈虛子站在乾位上,依次靈霞子站定坤位,靈中子立坎位,靈患子守震位,靈雲子把離位,靈泉子護兌位,靈玄子防巽位,留出艮位讓人進出。七人功力相差無幾,聲息相通,心心相印,縱橫合擊,彼此呼應,因此,力道的發揮超出了七個人連合總力之上。昆侖七子曾以此陣困住七煞儒生閔孝和冰魄神君曹鈞,二人因得靈空法師出麵說項,才沒有喪於此劍陣下。(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九宮八卦劍陣
最能表現武當劍法威力的劍陣。由九個精通連環奪命劍法的人,按著九宮八卦方位而布成。自從明末武當派的黃葉道人創此劍陣之後,百餘年隻用了三次。武當派的連環劍法本以迅捷綿秘見長,若是幾個精通連環奪命劍法的人同使,那就簡直沒有半點空隙,連蒼蠅也難以飛過。(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五方劍陣
終現五劍經過二十年苦心孤詣練成的劍陣。五人站在五個方法,呈梅花狀,將敵人圍在中間。進攻時,五個劍法各不相同,有的正麵主攻,有的偷襲,有的從側封解。終南五劍以此陣對付石母,石母武功雖高,也脫身不得。(見東主玉《東方第一劍》)
四季劍陣
蜀山劍陣之一,數百年前,蜀山驚豔絕倫的四名內門弟子所創,春夏秋冬四季劍法,將其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圍住,改變天地運勢,以四季之力將敵人斬殺,威力無窮,此四人,也憑借此陣,成為了蜀山的中流砥柱。
作者有話說:額,周末的職業培訓,各位,對不起了。話說,玉清一直對自己喜歡的一些神話人物有一些假想的設定,希望你們,能夠看到我的設定,也能夠理解一下,畢竟,每個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那個,以後找的資料都會標注出它的來曆,有些也是玉清整合的東西,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