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離指點道:“各位回去後,不妨將造紙作坊,按照工序,將造紙工匠分散開來,每人隻管其中一道。”見眾人已經會意,“用於漂白的幾種配料,在另外的地點配置——石灰很容易認出來,這個恐怕就不一定要另配了。”見眾人都已經理解,這樣做利於保密,薛離道:“這樣能提高很高的工效。”隨口舉了鑄劍坊分工合作的例子,建議大家把家裏的所有工坊都梳理一遍。
然後薛離跟陳濟說道:“執政,眼看著原來公廷的產業,都逐漸對各家族開放,再過幾年,還要對國民開放,以保證我薛國全體富裕,實踐憲法所說的天賦人權。那麼我們就需要製定一個專門的技術擴散防止法,列出不許對外國擴散的技術,免得商人或者工匠們外出時,有意無意泄露出去。”陳濟點頭,答應馬上安排人編製技術項目表;蒙洽也點頭,說等表格出來,會在公廷議會製定該法案。
薛離繼續補充道:“也是考慮到人才和泄密的問題,公廷的所有產業,準備將工匠們分級,根據技術能力製定不同的技術等級工資。”薛離介紹了一下具體做法和待遇。勸各家跟進。不但可以提高高級工匠的忠誠,關鍵是激發所有工匠的學習熱情,一旦工匠夜校形成規模之後,大家緊缺的高級工匠,都可以通過夜校升級成專業學校培養出來。
公廷一下子放出這麼多厚利的產業,大家心滿意足,對獲利都很有信心,增加點工匠薪資,不過都是小錢,紛紛表示會效仿。
薛離見事情順利,看了看公子宏和紀舒,然後轉向蒙洽、陳濟,說道:“蒙師、執政、眾卿,今日禍事,起源於一個禮字罷了。大家都說周禮繁瑣,不經過專門的學習,很難不出錯。魯國那些窮儒,為了保住飯碗,肆意增加環節和細節,弄得複雜無比。”眾人點頭。
見眾人讚同,薛離繼續說道:“本來,禮是一種秩序,是為了方便人們交往的,現在反而成了窮儒們,為了自己的飯碗,操弄人們生活的工具了。”蒙洽緩緩點頭。紀舒惡狠狠地點頭。
“所以,能不能借由我國大量普及高足家具,刪減禮節,回複禮節原有麵目。比如,我們不再實行跪坐,那就減去(跪)拜禮——代之以揖。以後的禮節都是站著。大家都是站著,那就不會讓人誤會是臣服禮了。可以保留祈禱、盟誓、效忠的跪禮,其餘一概廢除。蒙師覺得如何?”
不待蒙洽等說話,薛離繼續說道:“把那些繁瑣的細節都刪掉。比如說迎接客人,每道門都要揖讓,煩不煩哪?大門前互相揖讓,入門後,每道門主人示意一下方向,引路就好了。至於什麼麵向哪,怎麼走路,怎麼互相反複謙讓座次①,既虛偽又麻煩,而且一番做作就是半天。要談一個事情,半天都說不到正題,太浪費時間。統一為主人自動謙居主位,客隨主便,主人示意後客人就坐。”
蒙洽緩緩點頭,見陳濟也點頭示意,遂繼續說道:“少君所說不錯,也很有道理,少君這麼一說,我們還真是被窮儒們操弄了——他們其實隻是故意弄得繁瑣複雜,讓我們離不開他們罷了。其實這裏麵花費的精力太多,光是這個禮,就要學一輩子,那我們還要不要做別的事情了?把這些時間節省下來,讓童子們多學學其他實學,恐怕更加接近憲法所擬的追求幸福的權力。而不是被窮儒們愚弄。”
陳濟接口道:“少君所說的大略應該不差,細節上我們召集學者討論下,哪些需要刪,哪些需要減,哪些需要增加。結合我薛國新定的一些新禮節,重編一套薛禮。”
眾人均讚好,說是這才是我薛國蒸蒸日上,文化日漸繁榮的象征。
薛離歎道:“執政,聽起來很好,可是我有一個顧慮——一旦大家以為這是薛國官禮,就會以為這套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這樣的話,恐怕以後還會有人以禮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