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發現各家家裏也有巨大需求,薛離幹脆列入公序(技校)內容,讓各家自己派子弟學習後開工坊製作。於是家具行業誕生了。
又因為薛侯不在,有些事情蒙洽還是要會議,於是薛離在偏殿專門布置了一個扇形的大會議廳。中間空著薛侯的座位。薛離坐在薛侯座位稍後西側,蒙洽坐在薛侯身後比薛離位置再靠後些東側,前麵有一矮木台,上置一小木錘,作為會議主持人。
宗伯、大史作為副議長,也與蒙洽同排上坐。其餘人等,下麵扇麵就坐。發言時起身至薛侯座位前留出來的小空地,對著薛侯的空座位發言。
總算是坐著真正坐著了。
******
初夏時,塗果的師弟終於來了。
因為要搜集礦石和安排家裏的春耕,所以才拖到現在。
塗果的師弟叫刑駟,跟塗果完全不同,是個這時代的高個兒,薛離估計有一點七五米高,跟薛侯差不多高了。
跟薛離預計的大商賈形象也不一樣,根本不胖,甚至有點瘦。
見禮之後,薛離就要看看他帶的礦石,一問刑駟,鐵礦石在齊國境內就有。刑駟這次來得晚,不是因為礦石,而是要去挖土和砂燒磚用。薛離明白了,這是耐火磚的材料。土是一種紅色的粘土,砂石要到琅琊海邊的一個地方去挖。薛離馬上就安排人去挖,請刑駟派手下的人帶路——耐火磚的材料是多多益善,一個大爐就不知道要用多少耐火磚呢。
原來刑駟喜歡到處找礦石,長年跟著自己販貨的隊伍跑,看到新礦就告訴當地領主,然後商談當地領主開礦,他販運。除了銅、錫、鉛、鐵礦,其他的礦他也有的,還有各種不知道是什麼礦的石頭。
薛離請他把隨身帶的拿出來看了看,居然有很多。薛離認出來的有石墨、螢石、雄黃、硝石,居然還有堿,難道他還跑到內蒙過?一問不是,是鹽池伴生的,那大概是晉國了。
既然要先燒磚,薛離就先指定了一口窯,先給刑駟燒耐火磚。薛離心想,既然刑駟知道要用耐火磚,那也許能夠煉出熟鐵來?
懷著期待,安置好刑駟,關照他先燒磚砌窯,開煉的時候再叫他。
******
不等到煉鐵,砌窯的時候,薛離就去看了。
爐子不大。
見刑駟先用耐火磚砌內壁,有一米厚,然後外麵再砌一米的普通磚。沒有蓄熱室,沒煙囪,上部開口,薛離失望了,溫度不夠,估計還是塊煉鐵。
開煉的時候,看刑駟用的是木炭,溫度應該比煤要高。薛離又有點期待了,忐忑得很。
裝爐的時候,薛離注意到,刑駟隻是裝了木炭和鐵礦石,木炭裝進去有一車,鐵礦石裝進去兩車的樣子,燒了一截陶管,接到皮囊上。薛離看到了,就建議他換成薛國現在普遍使用的風箱。
燒了一個多時辰,刑駟命令開爐,從出鐵口流出來大約兩百斤鐵水。鑄進準備好的農具鑄範,冷卻後,基本沒有澆鑄成功。少數鑄成的,砸斷斷口一看,斷口發白,還有聚集成團的雜質,灰、黑均有。果然是塊煉鐵和生鐵。
薛離看明白了,就跟刑駟談判了。
薛離很嚴肅地跟刑駟說:“刑大賈,你果然能夠煉鐵,雖然還是塊煉鐵和生鐵,而且雜質多,但還可以改進。再改進下也能做農具了,也是一門手藝。如果隻是在我薛國開煉坊,我薛國也需要,但這就僅僅是門生意。
餘小子①要的是熟鐵,就是可以鍛打,可以做成兵器的鐵。也可以通過冶煉鐵礦石得到,但是從煉爐、配料、流程和需要的配套器械跟你的都不同。
刑大賈可以選擇,一是繼續改進工藝,然後自己煉生鐵,開煉坊;還有一個就是給我們販運鐵礦石。這兩個屬於生意,薛國不會給予爵位或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