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場集合完畢後,薛離就讓車架先全部趕到一邊,把各隊隊長和禦戎車右也都趕去隊列,跟排頭排尾,剛好一伍。把自家的七車士給各隊派去作教官,先從隊列開始。
於是,“向左(右)看齊”、”向前(左、右、後)轉“、“齊步(便步、跑步),走”、“立定”、“稍息”、“坐下”、“報數”、“一伍,向前五步”“二伍,向前五步”等口令聲不絕,塵土飛揚。
隊列訓練實在枯燥,中午開始,薛離要提振軍心了。
先從午餐開始,按照薛離的要求,公室宰(大管家)特別指派公室大廚組成炊事班,帶了一隊“炊事車”(其實就是每車上擺了一溜排炭爐罷了),提供的無非也就是饅頭、包子、雞腿、雞脯、雞蛋、菘菜(白菜)、雞湯罷了。
也許是公室大廚的威名,加上饅頭包子雞湯不限量,大家都也都吃得肚圓,薛離一看,都吃得太飽了,隻好安排休息,訓斥了大家一頓,說進了軍營,就要保持警惕,隻能吃七八分飽。都吃得撐住了,萬一敵襲還怎麼打仗啊?下次不許吃這麼多,訓練完了,晚上還供應一頓,吃過了解散回家。倒也贏得一陣歡呼。
下午訓練前,薛離把自己的車子開到中央,又分別叫上自家的車士、步卒上前,先拿出一把短劍、一支矛,薛離宣布,每人都有,隻要以後還參加童軍旅活動,秋獮後不用歸還;
再拿出一張弓、一壺箭,宣布每車士都有,也是隻要以後還參加童軍旅活動,都不要歸還。歡呼聲越來越高。
等到薛離讓自家的步卒都端著弩,排成三排,對著三十步的一個草靶,輪流射了一輪後,舉起一把弩,對著看呆了的眾人宣布每人一把,車士也有的時候,眾隊長仿佛都看到秋獮時,童軍旅的獵物堆積如山的情景,甚至可能把軍隊都比下去的風光,都恨不得跳起來了。
等到一個車士出列,自己一個人把藤甲舉高,往身上一套,幾個地方的皮條布帶一綁,再把頭盔一戴,係緊,披掛完畢(小臂、小腿護甲已穿戴),真是威風凜凜。薛離乘勢宣布,甲也是每個人都有,也是隻要以後還參加童軍旅活動,都不要歸還的時候,歡呼聲到了高潮。
雖然後來薛離說,弩事後要歸還,而且要保密的時候,引起一片歎息聲,不過大家都能理解,士氣沒受影響。
所以後來薛離宣布,大家還要進行隊列訓練,三天後才開始武器訓練,七天後逐步開始持武器隊列和演練訓練,最後兩天全體陣列合成演練的訓練計劃時,都情緒激昂,紛紛表示一定要讓童軍營一亮相就是滿彩。
後來每天都要進行的半個時辰的站軍姿(薛離認為站軍姿對於作戰能力毫無意義,尤其是冷兵器時代,沒有哪個指揮官,愚蠢到會在戰場上,讓自己全身披掛的隊伍站一刻鍾(十五分鍾)以上。不過作為體驗作戰艱苦的一種形式,也可以考慮),大家也都沒叫苦,都堅持下來了。
不過軍容的養成,確實不容易。這個時代,貴賤分明。以至於隊列訓練時,“挺胸”的呼喝聲最多,往往還伴隨著竹鞭呼嘯聲。薛離也是無奈,好在三天後就少多了,七天後幾乎聽不到鞭聲了。
“一伍,射!退!遞弩,接弩”“二伍,射!退!遞弩,接弩”“三伍,射!退!遞弩,接弩”。這是在訓練步卒。薛離打算重點訓練用弩,考慮到小童子軍力量不夠,把役夫這一伍安排專門給他們上弦,然後根據累癱了的役夫們的呼聲,把腳踏弩的踏環加上了。
第七天,薛離吩咐全部披掛。頓時一支軍容整齊、軍威肅殺的軍旅出現了。西門侗雖然天天跟著,但是全部披甲後的肅殺,還是讓了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