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留他一命,也是囚禁終身,對於嶽楚瑜來說,簡直是生不如死,還不如一死了之。隻是不知道嶽楚淩是什麼樣的反應,難道是眼睜睜地看著那個人死在自己麵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莫文蘭真的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思及於此,輕輕地歎了口氣,無奈地搖搖頭。
香梅看到莫文蘭這個樣子,握了握她的手,勸慰道∶“娘娘,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那個寧王殿下密謀造反、沒有成功,畏罪自殺,罪有應得,沒什麼可惜的,你也不要耿耿於懷。再說了,這些年來,你在他手裏受盡折磨,沒有自由,暗無天日,事到如今你回到皇宮,回到皇上身邊,這個人已經死了,從今以後沒有人可以威脅你了,你也可以鬆一口氣,安然度日了。”
“一碼歸一碼,新仇舊怨暫且不談,我現在擔心的是皇上。”莫文蘭輕輕地歎了口氣,搖著頭說道,“嶽楚瑜的死非同小可,如果讓別人知道了,還以為是皇上殺兄軾弟,逼死了這個人,朝堂之上怎麼可能一片平靜;太後娘娘的事情還沒有結束,現在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對皇上來說禍不單行。真的不知道皇上能不能應付得了。”莫文蘭說到這裏,非常無奈的樣子。
“娘娘,我知道你是為了皇上,如果皇上聽到這樣的話,肯定是非常高興。”香梅笑著說道。看到莫文蘭非常苦惱的表情,意識到什麼,馬上就閉上了嘴巴。但還是覺得應該把話說出來,“娘娘,皇上的事情固然重要,你的事情也不能耽誤。你應該非常清楚,後宮之中都以為是你害死了太後娘娘,尤其是那個皇後娘娘,不可能善罷甘休。如果裏應外合,後麵的事情不堪設想。”
“那倒不可能,王元圖謀不軌已經成了事實,朝堂之上雖然是太後的人,但也應該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個道理。如果他們還想活著,還想平平安安、高官厚祿、封妻蔭子,就應該如何選擇。”對於這一點,莫文蘭並不擔心,雖然不是官場之人,但也明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道理。想當初這些人跟著太後鞍前馬後、為首是瞻,還不是因為那個太後娘娘成功了,如果勝利者是嶽楚瑜,結局如出一轍。說來說去隻有一句話,保命要緊。現在太後娘娘已經沒有了,嶽楚淩、嶽楚瑜誰勝誰負一目了然,這些人自然知道該怎麼辦,莫文蘭覺得自己沒必要擔心。
“至於我自己的事情,”莫文蘭頓了頓,接著說道,“如果皇上可以把太後娘娘的事情公之於眾,讓那些人知道太後娘娘是什麼樣的人,誰對誰錯,自有分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莫文蘭相信她們可以看得出來。
“如果皇上不願意把事情的真相公之於眾,那該如何是好?”香梅試探地問了一句。看到莫文蘭皺起了眉頭,急忙解釋地說道,“我沒有別的意思,皇上和太後娘娘的關係你也不是不知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也無話可說。如果這個人想放我一馬,那我謝謝他,我想離開皇宮,自己一個人從頭開始;如果那個人不願意放過我,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回到皇宮,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那個孩子。如今事情已經結束了,孩子平安無事,我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莫文蘭淡淡地說道,好像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娘娘--”本來想勸勸她,卻不知道從何說起,看著莫文蘭,香梅深深地歎了口氣。
事情如同料想的一樣,進行的非常順利,正如莫文蘭所說,樹倒猢猻散。王元出了事,陰謀敗露,以前和他在一起的人紛紛臨陣倒戈,加以彈劾,嶽楚淩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事情解決了。隻不過另外一個問題,卻讓嶽楚淩頭疼不已,那就是莫文蘭的問題。
太後娘娘的死和莫文蘭有關係,是莫文蘭害死了太後娘娘、迷惑皇上,關於這件事婦孺皆知。嶽楚淩明白是那個王元的輿論攻勢,雖然是非常氣憤,可也是無可奈何,有口難辯。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隻不過…想到了莫文蘭,不知道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