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崇平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燕軍攻臨,是為亂始。 崇平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臨國五公主率鳳瞭騎一萬大敗燕軍,燕國世子奉父王之命奉上燕國軍符飛燕令及國令燕雲令,自此,燕滅;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臨王遇刺,後以謀逆之名處死世子及二王子、三王子、四王子、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等王室子女。二十九年六月十七日,臨王駕崩,遺王位於五公主;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公主登基。 崇平二十九年七月三日,夏國世子、七王子回朝;二十九年七月十四日,夏王崩殂,世子繼位為王;七月二十日,臨王嫁於夏王,臨夏締結婚約。 崇平二十九年五月五日,慕國大軍直攻楚都,楚世子率隱翼騎三萬打敗慕軍;六月二十四日,慕王甘願稱臣於楚,慕滅。 崇平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宣王嫁女於宋國世子;四月十四日,宋王崩,世子繼位為王,立世子妃宣國公主為王後;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宣王予王位於宋王。 後,臨夏雙王同舉聖賢帝印,招納天下英才;楚王告曰天下:必以吾之力平天下亂;宋王亦告書曰天下:亂世江山,定盡力而造福於天下。 至此,天下形成四國鼎立之勢。 崇平三十四年五月七日,宋王駕崩;次日,宋王後歿。 三十四年六月十三日,臨夏雙王雙雙駕崩。 崇平三十四年六月二十日,梁朝滅,楚王得天下,改國號為楚,改元陽初,世稱陽初帝。 陽初十一年四月三日,陽初帝崩。 朝野紛亂,期年之後,帝之弟繼位為皇,改元永業,是為永業帝,立溫氏為後。 永業一年,永業帝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永為之治”。 楔子 月夜星空,繁星點點,清風涼如水。 少女一身淺紫錦衣走上城樓,風拂過,少女下意識地攏了攏衣服,心中略有不忍,放眼望去,全是血,紅的刺眼。沒做他想,閉上眼,不忍再看下去了。心中不禁為那些人唱起了挽歌。 又睜開眼,將士們的屍體橫遍沙場,生者為他們哀婉痛惜,死者卻當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呢!戰死沙場——這是天下多少好男兒的心中之願呢! 身後響起輕輕的腳步神,少女兀自一笑,不用回頭,心中卻很清楚來者是誰了。來人是一個年僅十九的少年,也著一身玄色衣物,他雙手輕輕的搭在少女的雙肩之上,幾乎不可聞的歎氣一聲。 “王兄…。”少女低頭喚道。 “都結束了……。”少年道。 是呀,都結束了。隻是,這是真的結束了嗎?當然不是了,因為這是亂世呀!讓她感到很無力的亂世,讓她小小年紀就一場今生離死別的亂世呀! 少女望向夜空,竟是少有的澄淨呢。星星點綴在昏暗的夜空之中,十分明亮。兀自勾起嘴角,心情似乎變得好了一些。 “王兄,你想不想要這萬裏江山,成這江山之主?”少女忽然問道。 少年一驚,似乎沒有相到自己的妹妹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回答“是”,那麼自己這個唯一的妹妹定會終生雙手沾滿鮮血,終生被罪惡追隨;回答“不是”,便是違背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他並不是一個會說謊的人。他望著少女良久,終於說:“無論哥哥是否要這天下,哥哥都希望你和十一弟可以好好的活在這個亂世,明白?” 他的眼神那麼堅定,好像她說不行都不行。那麼堅定、悠遠的眼神,讓她看著心疼,他是他的親哥哥呀! 少女點頭,道:“王兄,你放心,我一定會助你奪得這天下的。”因為我是你的妹妹,因為我看懂了你話中之意。 少年輕輕按了一下她的肩頭,這場被後人稱為“檀丘之戰”的戰爭終於在崇平二十四年落下了帷幕。 檀丘一戰中,慕國大敗,楚國雖勝卻是慘勝如敗。楚國世子親手創立的隱翼騎損失五千將士,另有兩千三百四十二人受傷,戰況十分的激烈。但經這一戰,慕國卻為求安,割讓與楚國交界的禹城、聊城、連城等五座城池。檀丘一戰雖然勾起了各國君王的稱霸雄心,但真正被稱為亂始之戰的卻是在崇平二十九年發生的燕臨大戰,然而自這檀丘一戰後,經曆了五百多年的大梁皇朝的統治終於搖搖欲墜,私以為苟延殘喘的老人,隻待有人奮力一擊,便會不複存在。 梁朝初時,因當朝太子政治上判斷失誤,自第二任皇帝登基之後,使得茫茫大陸被分為七個國家——宋國、楚國、臨國、夏國、慕國、燕國,又有沿海的各個島國——其中還有一個國力不遜於七國的祈雲國,便是一直戰亂不斷,各國的每任君主都是麵和心違,並未有一日對梁帝衷心。 第一任皇帝梁元帝政治修明,深得人心,被稱為聖賢帝,帝龍心大悅,故督促造一塊帝印,是為聖賢帝印,史官所著《柬平新誌·梁書》中有提到:得聖賢帝印者必得天下。因此諸國都有意於聖賢帝印,數次派人去帝都奪取,終於在梁朝第十一任皇帝當任期間由於皇帝玩忽職守,致使被看管於淩天殿的聖賢帝印失蹤,不知何處去向,因此天下各國君主都派手下四處追尋其下落。隻是尋了將近十年,仍然沒有任何消息。 後來,兵伐四起,戰亂不斷,大梁盛世的統治岌岌可危。 而此時——崇平年間,卻有四國陸續崛起——楚國、臨國、夏國、宋國,這四國的隱翼騎、鳳瞭騎、禦令騎、呈天騎屢戰不敗,奠定了四國在諸國之中的聲望,也使得四大名騎之主成為遙不可及的神話。 而這四人,都心有江山天下,注定要成為對手、敵人,這隻能怪他們錯生在了亂世,否則,這四個實力相當的人定會稱為知心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