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彙

法國

1 《解放報》創刊四十周年

《解放報》是法國第三大日報,態度鮮明、言辭犀利,2013年11月30日迎來創刊四十周年紀念日。為了慶生,《解放報》別出心裁地出了一期“科幻”特刊,暢想了2053年的世界新聞。

特刊在卷首語中說:“在這個壓力過大的年代,能夠讓人捧腹大笑的事兒越來越少了,值此《解放報》40周年創刊之際,本刊特邀請一批專欄作者和作家為我們進行科幻報道,未來世界沒有我們想象的差,也沒有我們幻想的那麼好。如此報道,您不必信,徒增笑談。”特刊還特別在這篇報道中自我解嘲地稱,作為一家有態度的媒體,《解放報》將是40年後唯一一家仍能在報亭買到的紙質日報。在特刊的頭版上,一個冰冷的機器人雙手舉著震撼的頭條標題——“世界末日”,導語是:“2053年11月29日13時13分至19時19分,全球互聯網大故障。通信、能源、航空導航中斷……世界陷入6小時大混亂。”

阿聯酋

2 迪拜歡慶獲得博主辦權

2013年11月27日,國際展覽局第154次全體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投票產生2020年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主辦城市,阿聯酋申辦城市迪拜擊敗巴西、俄羅斯及土耳其,贏得202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成為最後的贏家。迪拜當天全市慶祝,世界最高建築物哈利法塔也上演炫目華美的煙火秀。

此次迪拜獲得世博會主辦權,意味著世博會將首度由阿拉伯國家主辦。

迪拜是阿聯酋的經濟和交通樞,借著此次主辦世博會的機會,將促進就業,預期新增22.7萬個工作機會,其中旅遊觀光業會占40%。

中國

3 中國邁進三大航天國之列

2013年12月2日淩晨1時30分發射的嫦娥三號探測器標誌著“中國遠大雄心壯誌的最新進展”,已於12月中旬在月球表麵著陸,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時隔近40年後首次在月球上活動。

自10年前首次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之後,中國航天邁出的大步伐多次贏得世界讚歎。“一個持久的謠言說,中國的太空計劃隻是複製俄羅斯航天技術。但事實上,中國在很多太空技術上已經領先,已經是三個航天大國之一”,德意誌廣播電台1日以“中國太空大飛躍”為題報道說,歐洲希望與中國合作,歐洲航天局的工作人員正在苦學中文。天文物理學家懷特霍斯說:“這次發射嫦娥三號與中國探索太空的邏輯進展相吻合。每次太空任務中,它都讓航天員執行更複雜的任務,每次探月都是在上一次的基礎之上邁進一步。15年後下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很可能就是中國人。”英國廣播公司稱,對中國而言,嫦娥三號承載著太多的意義——國家聲望、技術實力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渴望。

英國

4 卡梅倫訪華為中英關係解凍

2013年12月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此次訪華日程從2日起持續至4日。其間,新一輪中英總理年度會晤將舉行。中國總理李克強將與其舉行會談,其他領導人將予會見。除北京外,他還將訪問上海、杭州、成都。這不僅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執政以來英首相首次訪華,也是兩年多來中英最高級別的雙邊接觸。卡梅倫此訪被輿論解讀成“為中英關係解凍”。在卡梅倫訪華前夕,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引用古句“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形容中英關係步入正軌。

對於此訪,英國方麵予以高度重視,配備了迄今兩國交流史上規模最大的代表團,成員包括外交、衛生、文化、環境、科技、商業等多位部長級官員和約150位工商界領袖。卡梅倫指出,此次訪華將幫助英國的公司來評估中國的巨大市場,並為英國迎來更進一步的中國投資做準備。“我認為我們所尋求的中英合作領域應該不受限製。”卡梅倫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期待在訪華期間,與中國領導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