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你是不相信了,那我們走著瞧,來人啊!送客!”劉瑾見張永還是不肯屈服,好似真的生氣了一般,大袖一揮,背起雙手,就準備重新返回花廳之中。
而一直在外麵待命的張文冕,聽得劉瑾送客的指令,當即也是跳了進來,快步走到張永身邊,對他鞠躬行禮,說道:“張公,這邊請……”
“不……”張永裝模作樣,好似總算屈服了一般,不顧張文冕在場,一把跪倒在那花廳之外,庭院之中的石板之上,向著花廳內說道,“張永拜見劉公,自即日起,唯劉公馬首是瞻,否則願被劉公任意處置!”
“哈哈……”劉瑾好似得了一個大勝仗一般,詭異的一笑,抬腳就走進了花廳之中,不再去看張永。
傍晚時分,張永一臉凝重的回到了校場。
今天下午發生的一切,可以說是令他倍感羞辱。
但是他一想到劉瑾的自信,以他多年對劉瑾的了解來看,知道劉瑾已經把握了什麼製勝的關鍵。
因此回到校場之後,找到子龍就與子龍說明了這次與劉瑾會麵的情況,著重說明了自己是假意投靠劉瑾,目地是換取劉瑾的情報。
如今因為正德的暗弱,子龍又與正德容貌一致,以至於張永有些時候卻把子龍當做了皇帝,話語裏不但極為尊敬,隱隱也有以臣屬自居的意思。
子龍如今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河套王,還是武林盟主,更是當過統帥十數萬大軍的總兵官,居移氣,養移體,如今他上位者的氣勢也是越來越足。
所以張永這般,他也是心知肚明,不去點破,隻是表示了知道,以及對張永的信任之後,就把眾人召集起來,大略的說了一下張永與劉瑾會見的情況。
其中為了張永,子龍特意省略了張永對劉瑾屈服的事跡,引得張永一陣內心感激,對子龍的忠心,又高了幾分。
至於其他人聽了劉瑾那好似狂言悖語一般言辭之後,也都是議論紛紛。
有說京城的京營,或者上二十六衛之中,有部分已經投靠給劉瑾了。
但是這個猜測剛剛提出來,就遭到了熟悉京城防務的楊一清的否定。
他說上二十六衛經過這些年,許多都已經名存實亡,還剩下來的,卻都已經是不堪一用。
精銳的京營,戰鬥力在京城確實首屈一指。
可京營之中以成國公或者英國公為總兵官,但是隻有訓練之責,平時控製權在五軍都督府。
雖然張永的職位,就是提督又名十二團營的京營,可他也自言隻能掌控一部分。京營其實大多數由各級公卿掌握,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完全控製京營。
否定了這個猜測,其他人又紛紛做出了各種其他的猜測。可是這些猜測雖然很多,有的看似有依據,有的卻荒誕不經,但卻很難下定論。
子龍聽了這許多意見之後,閉目沉思良久,最終抬頭看了看天色,才示意眾人安靜下來,然後說道:“好了!如今天色已晚,我們進宮赴禦宴的時間快要到了,大家都下去收拾一下,不要讓人瞧出破綻來吧!”
眾人聞言都是點了點頭,雖然他們都好奇,子龍到底會如何看待劉瑾掌握勝券一事,可既然子龍發話,如今他們又隱隱以子龍為首,自然不會對他命令有所置喙。
包括楊一清在內,都是齊齊站了起來,行禮唱諾之後,才一起離開了這校場一角的偏房,各自準備去了。
等眾人走了之後,子龍卻看著皇宮的方向,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堅定,暗暗的握了握手心,在心裏說道:“劉瑾,這次無論你是掌握了什麼,我徐子龍一定要拿下你,為安王殿下,寇劍南大哥大嫂,以及許許多多,被你坑害的寧夏百姓報仇雪恨!”
……
酉時進宮,於平台舉行一個小型的朝會,與會之人,多是內廷各司主事,以及外廷各部主官,內閣的諸位大學士,再加上這次戰功之首的楊一清、神英。張永三人,合計不過三十人左右。
這場朝會主要是楊一清等人在眾位朝中重臣這裏講述大戰的始末,以及需要朝廷在接下來的時間來,去善後的事宜。
最後再由正德皇帝出麵,褒揚楊一清等人一番,再吩咐內廷各司主事,如何賞賜楊一清等人。
可是在這場朝會之中,非但內廷之首的劉瑾沒有出現,就連正德皇帝,也如今日中午的時候一樣,一言不發,好似魂遊天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