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亂起(1)(2 / 2)

耿誌剛的話語引起了帝國中立大臣共鳴,東陽帝國曆來就是漢唐帝國的死對頭,相比較黃巾教暴徒而言,這隻白眼狼更值得帝國警惕。尤其是近些年來,漢唐帝國國力大不如前,而東陽帝國就像嗅到腐屍的惡狗一樣,每年都要在東南沿海各郡燒殺搶掠,不知道多少無辜的帝國民眾死在他們手裏。

“耿大人,東南四郡的水軍難道是吃素的,難道連守城都不會?隻要我們一鼓作氣,將帝國腹地的黃巾教拿下,這樣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和實力去對付那些東陽浪人。在此之間,隻要東南沿海各郡隻要緊守城門,不與東陽帝國賊徒交戰,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就算有點損失,那也算不上什麼。諸位大人,巨鹿郡離中州可沒多遠。”何中興雖然憤怒,但是他不得不靜下心來分析給這些大臣聽。

“何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近些年,北方幾個國家蠢蠢欲動,如果抽調了北方集團軍的話,那麼北方國家一旦入侵漢唐帝國,這樣的責任又需誰來承擔?正是有了北方集團軍坐鎮,蘇比斯帝國才不敢肆無忌憚的對捷斯公國動手,一旦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保持現狀,那麼一點捷斯公國被占領,加上北方幾國同時進攻帝國的話,那麼北方好幾個郡就會全丟了,外族可不會跟我們講什麼道理的。還請陛下明鑒!”說話的是帝國軍事副大臣張壯寶。

殿內大臣對於這個一向不怎麼開口說話的軍事副大臣都沒有印象,不過這次,他卻是狠狠的露了一把臉,也隻有這個時候,眾大臣才知道,原來這位一直悶聲不響的帝國軍事副大臣居然是大皇子的人。

“陛下,兒臣也不讚同何大人的意見,北方集團軍不能動,蘇比斯帝國的壓力就算隔著捷斯公國也能察覺到,而北方各國的曖昧態度就更加不要說了。一旦輕舉妄動,帝國北方將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到時候悔之晚矣!”大皇子秦蘇出列說道。

對於帝國北方邊境的情況,眾大臣也是知道的,捷斯公國和漢唐帝國的關係非同一般,雙方都是親密無間,而且正是由於捷斯公國阻攔在蘇比斯帝國和漢唐帝國之間,漢唐帝國這才沒有直接受到蘇比斯帝國的直接威脅。想到北方幾個郡淪落到蘇比斯帝國和其它幾國的手中,大臣們的心中都很是不甘心,他們是帝國的棟梁,更是帝國的希望所在,一個完整強大的漢唐帝國是他們畢身的希望。

“陛下,臣覺得何大人的意見有可取之處,帝國軍部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隻要有時間,等到各個地方的師團和警備師團集結起來,那麼黃巾教的那幫暴徒離覆滅就不遠了。陛下,臣是軍人出身,這軍隊不是兒戲,不是給農夫穿上盔甲,讓他們拿起武器,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士兵,這裏麵要經過不間斷的訓練,加上親自上陣搏殺,能夠活下來的,才算合格。臣觀黃巾教暴徒雖多,軍隊號稱五十萬,但是真正能夠拉上戰場的屈指可數,臣估計有二萬就已經頂天了。讓五十萬的農夫和五十萬的帝國正規軍決一高下,想必陛下也能明白誰將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帝國政務大臣葉問天說道。

“何大人,在下倒有個意見,那逗留在膠東郡的數十萬大軍不還是在那裏圍剿劉季麼?可不可以將這十萬大軍派上戰場,拖出黃巾教的腳步,這樣有利於帝國軍部更快的集結軍隊!”帝國財政大臣易趣出列,說道。

是啊,膠東郡還有十萬兵強馬壯的漢唐軍隊呢,怎麼拿那個給忘記了?何況那還是漢唐三虎將之一的章邯將軍所率領的部下,這樣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想必用這些軍隊給黃巾教一個難忘的教訓也不是很難吧?

何中興看到帝國皇帝秦七世也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他頓時急了起來,“陛下,萬萬不可,劉季可是一顆毒瘤,一定要盡快鏟除,這十萬軍隊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休整,官兵十分疲倦,如果這樣再推他們上戰場的話,戰鬥力恐怕要大打一個折扣,而這十萬大軍的糧食物資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膠東郡和東南四郡有沒有這個能力養活他們呢?陛下,諸位大人,想必你們也知道東南四郡剛平定不久,糧草物資肯定是沒有多少的,如果沒有糧草物資,帝國軍隊用什麼和敵人交戰?如果劉季乘此機會在腹背給這十萬大軍一擊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陛下,章邯老將軍可還是在哪裏啊!”

“好了,諸位愛卿,就這樣,朕自有決斷!”秦七世麵無表情的宣布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