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1 / 2)

秦七世看著還在大殿中爭執的眾臣,開口道:“各位愛卿,此事事關重大,朕要查明真相後再做定論。不能隨便冤枉一個帝國臣子,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有不軌之心的叛徒,朕自有決斷,眾愛卿不必再議。”

聽到秦七世那很是肯定的語氣,眾大臣紛紛不再爭執,不過憂心炯炯的表情卻是暴漏無疑。

朝會結束後,何中興和葉問天被小太監留住,秦七世有要事要和他們商量,首先進去的是帝國政務大臣何中興。

“中興,關於嶽雲此人,你有什麼建議和看法?此地再無外人,愛卿萬勿說那違心之言。”帝國皇帝秦七世的眼睛緊緊的盯著何中興的臉龐,似乎想看清楚這位帝國重臣臉上究竟有多少汗毛。

“陛下,那臣就直言了。根據臣對嶽雲長時間的觀察,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的想法和做法的確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料。想必陛下也知道,嶽雲原本出身在泗水郡世家,後來由於劉季二次襲擊,使得嶽家莊元氣大傷,這才入中州投身行伍。行伍中,嶽雲如魚得水,一路扶搖直上,雖然有霍克師團長的賞識因素,但是絕大部分還是他自己的努力。如果沒有像樣的實力,恐怕在行伍中根本是難以服眾。在原先的平叛戰役中,嶽雲一舉成名,這奠定了他的價值,後來經過提拔,嶽雲終於到達中級軍官這一級別,又恰逢帝國出征哈薩族。臣現在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是他的運氣足夠好,還是他早有預謀,目前臣最想不通的就是他為什麼能夠在白玉府,而不是在前線?如果說他的運氣夠好,是僥幸以押送物資逃過一劫,不過臣並不相信,因為自評判戰役以來,嶽雲的表現和他在帝國遠征哈薩族時候的表現大相徑庭。但是如果說嶽雲提起判斷帝國軍隊必敗,所以才龜縮不前,這樣的說法也欠缺足夠證據。”何中興皺著眉頭說道。

“愛卿的疑惑,朕也有,不過朕還是覺得可能是運氣使然,如果說一個如此年輕的剛剛走上帝國中級軍官職位的將領有如此深遠的目光,恐怕誰都不會相信的。”秦七世歎了口氣說道。

“陛下,臣也是這樣認為的,哎,自漢唐帝國開國以來,從未見過眼光如此犀利的指揮官。”何中興也跟著道。

“愛卿,繼續說吧。”秦七世點點頭示意道。

“陛下,也就是因為嶽雲在白玉府組織得當,據城而守,和白玉府民眾共存亡。所以他取得了勝利,不過這裏麵有個細節可以展示他那高超的軍事素養,他能夠在恰大的時機派出騎兵一舉燒毀對方的糧草,這可不是每個指揮官能夠做到的。絕大部分的指揮官,我相信就是據城而守,雙方實力根本不對等,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思,萬一我派出的部隊被哈薩族識破了,那豈不是浪費了?就從這個細節,臣就覺得嶽雲骨子裏有冒險精神,而且有勇氣去嚐試一番。也是因為這場勝利給帝國軍部挽回了顏麵,所以才獲得了帝國英雄的稱號,雖然帝國並沒有正式授予,但是百姓都是這樣覺得的,時間一長,人們都信以為真。再後來就是成功執政白玉府,再到執政整個巴郡,一直到現在。縱觀其發展軌跡,臣以為嶽雲的個性在白玉府保衛戰就可以略窺一斑,本來臣以為他當上巴郡郡守能夠收斂一點的,可惜目前發現好像更離譜了。陛下,像嶽雲這樣的人如果不是帝國忠臣就會成為帝國毒瘤,臣覺得應該限製一下了,免得他如同脫韁的野馬一樣,四處奔波。目前,巴郡十個師團的兵力聚集在玄玉府,臣也不知道嶽雲準備搞什麼鬼,但是根據近些日的報紙,臣覺得這裏麵肯定有問題,隻是臣駑鈍,一時想不出嶽雲的用意所在。”何中興的聲音說不出的平穩。

“愛卿,你覺得應該怎麼限製嶽雲?”秦七世很感興趣的問道。

“陛下之所以放嶽雲前去巴郡,而且短時間內能任郡守,斷然不是讓他像以前的帝國官員那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而是想通過這個變數去攪渾漢中三郡那潭渾水,以便於帝國恢複開國榮光。根據陛下的意思,臣有上中下三計供陛下參考。上策,選擇一個帝國公主下嫁給嶽雲,再在合適的時機,將嶽雲招致帝國中州擔任閑職,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至於巴郡,陛下大可以派一名賢德官員前往,相信隻要時間不長,嶽雲的地位就不會很穩固,正好坐收落地桃子;中策,帝國明理支持嶽雲,而且要大張旗鼓,授予嶽雲相應的職位,以便能夠光複漢中三郡。不過此策有不穩定因素,將來能否將嶽雲限製在漢中三郡,不得而知;下策,將嶽雲收監,秘密處決,陛下再派官員前往收複其勢力,相信時間一長,巴郡群龍無首之下,必然會臣服。”何中興的神情很是高興,他很為自己的靈光一現感到自豪,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好三策,由此可見帝國政務大臣的政治水平實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