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感慨(1 / 2)

在嶽雲的招呼下,大家也很自覺的沒有提起楊光的事情,雖然嶽雲大度的表示沒有什麼,不過眾人卻不是這麼想。嶽雲現今可是巴郡的郡守,軍政一把抓,雖然帝國皇帝隻是任命他為巴郡臨時郡守,不過按照嶽雲的發展軌跡,眾人都覺得巴郡郡守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想到這些,眾人對楊光不來,均是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本來楊光就不很討人歡喜,現在又得罪了頂頭上司,看來他以後的路怕是很艱難的了。

眾人在席間均是由提到哈薩族入侵的事,陳岐山和馬文明更是拍著胸脯保證,如果哈薩族敢來報複,他們一定舉二府之力,鼎力支持嶽雲給哈薩族一個難忘的教訓。對於陳岐山和馬文明的示好,嶽雲向他們表示感謝,更是表示,像這樣忠心耿耿為著帝國著想的官員已經不多了,隻要有機會,他一定會向當今聖上奏明。

陳岐山和馬文明對於嶽雲的好意感到很高興,他們表示,回去就立即籌備一些糧草物資送給白玉府,以表心意。不過他們的好意卻是被嶽雲用了另一種方式收下了,那就是,嶽雲將陳岐山和馬文明籌備的物資直接轉給了鄭新和巴裏,這也同樣贏得了二人的好感,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也就是在酒席散後,嶽雲私底下和陳岐山、馬文明以及鄭新、巴裏二幫人接觸後所敲定的。

陳岐山和馬文明在嶽雲麵前也不怯場,更是拍著胸脯保證,搞定楊光的事情交給他們,他們會說服楊光前來向嶽雲賠禮認錯,不過這樣的建議卻是被嶽雲拒絕了,他表示,楊光這樣的首府是帝國官員的楷模,自己斷然不會這麼自私,因為他公務繁忙而沒能參加私人宴請而生氣,更不會給他穿小鞋。見到嶽雲的態度,陳岐山和馬文明也沒用再多說什麼。其實他們也就是探探嶽雲的口風,他們都知道玄玉府的經濟在巴郡來說,還算不錯,巴不得楊光早點遭到嶽雲的報複呢,哪裏又會這樣真心實意的想幫他?

嶽雲會見鄭新和巴裏,是在一種非常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嶽雲破例讓蕭何以及孫兵也和二人打過招呼,並就如何防禦哈薩族騎兵進攻三府而達成了共識。巴裏和鄭新對於嶽雲能夠登上巴郡郡守一位表示衷心的祝賀,更表示以後要緊密額度團結在嶽雲的周圍,為了共同的敵人而去努力。

鄭新和巴裏都不是那種純粹的帝國官員,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的有著遊俠的某種特征。他們也直言不諱的告訴嶽雲,在軍事上,他們並不懼怕哈薩族,但是在恢複戰後生產工作上,他們二人卻是記得焦頭爛額,因為他們並不懂得如何去做,雖然這二府也有些有謀略的人給他們出主意,無奈二人實在對這樣瑣碎的政務沒有絲毫興趣,所以一直以來,康定府和溱潼府的政務都是由他們指派人專門負責,而他們自己卻都是一點事不問。

二人也談到了楊光,不過他們並沒有像陳岐山和馬文明那樣假惺惺,而是明確表示,隻要嶽雲點頭,他們用盡辦法也會給楊光一點苦頭吃,不過他們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嶽雲的讚同,隻得作罷。

在嶽雲的殷勤挽留下,鄭新和楊光並沒有像陳岐山和馬文明一樣急著趕回老窩,而是留在白玉府一宿。其實他們留在這邊的主要原因就是曾經聽說過嶽雲在祭春大典上的光榮事跡,因此他們想見識一下,看看嶽雲手下的軍隊是不是真的有那麼誇張。

蕭何和孫兵對於陳岐山和馬文明的態度也是非常友好,雙方就加強溝通有無,促進商品流通等一係列方麵達成共識,當然,鄭新和巴裏在心術方麵完全不是蕭何對手的因素占據了絕大部分。他們覺得既然嶽雲是巴郡郡守,而且又是十分熱心抗擊哈薩族事業,所以他們也樂於跟在嶽雲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