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律師的私人財富管理課
運營
作者:劉旭
私人財富管理是一個係統工程,不是單純的理財保險規劃,更不是簡單的財產協議能夠實現的,本書從專業律師的角度介紹了國外發展成熟的私人財富管理模式,分析了私人財富管理和傳承的風險,並且從婚姻財富規劃,遺產規劃、稅收等方麵進行法律剖析,闡明了包括信托、保險、海外資產配置等多方麵的法律解決方案。
本書作者張婷具有財務和法律雙重專業背景,畢業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天普美國法項目(LLM),曾在普華擔任高級審計師,現為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律師,專注於處理私人財富管理、境外上市、離岸信托搭建等法律業務領域。
考慮到我國第一代高資產淨值人士在賺取第一桶金時環境的複雜性,往往有不完全符合法律的地方(有人稱之為“原罪”;實際上,當時的法律本身就是不健全的),怎樣規避其後的法律風險(比如集資、送禮、請托甚至資本運作所引致的紀委審查、刑事責任被追責等),是幾乎所有高資產淨值商務人士都無法置身事外的問題。作者依托她曾在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任顧問的經曆,在書中認真探討了如何建立家庭信托,即通過以下的法律機構安排來得以實現:
作者還具體討論了家族信托合同和意願書的文本及特殊條款,更為難得的是,她具體探討了幾種離岸投資公司的設立及管理方式。這裏我需要指出的是,境外家族信托繁榮的根基之一在於信托資產的獨立性,簡單說,英美法係的法律認定信托資產法律上屬於受托人所有(當然是有期限和保護人監督的),實現了和委托人非信托資產的隔離,其它人包括政府無權對進行追索除非有明確的法院裁決。這一點,因我國信托法仍堅持信托資產屬於委托人所有,所以目前還無法實現。我想,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社會上富人多願意移民、或利用離岸公司管理的原因之一吧。
隨著我國房地產稅、遺產稅等日漸臨近,伴隨著法治社會的日漸成熟,信托等私人財富管理的春天將越來越近。而這本書的前瞻性、作者的實務技巧也將呈現出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