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脊山鐵候(1 / 3)

因為某些原因,本書最新章節將在其他網站平台發布,請喜歡該書的朋友可以留意,謝謝。

公元前260年,秦在長平大破趙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六國再無力抵禦秦國的攻勢。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陸續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當時的秦朝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大大超過前代,而完成這一前所未有大業的秦始皇(趙政),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

但直到始皇帝誅滅六國,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南方還隻是一塊蠻荒,鮮有諸侯興趣。可能是為了炫耀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績,始皇帝在公元前221年,分別征服了居住在今溫州一帶的東甌和今福建境內的閩越,設置閩中郡。同年後又命令尉屠睢指揮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對居住在今兩廣地區的南越和西甌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百越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則幾乎沒有任何史書有比較確切的記載,人數大約5萬百越土著兵,隻能從部分考古資料中看出百越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秦軍,而且當時的嶺南百越為蠻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環境惡劣,所以當時的兩廣總人口數根據考古學家的估計都不會超過50萬,當時能戰的適齡青壯年大致在5萬人上下,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類似“百越土著軍人數僅及秦軍十分之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軍的兵力是占絕對優勢的,秦軍為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不惜代價的。

公元前218年左右,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在首領桀駿的率領下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秦兵“伏屍流血數十萬”,而秦軍總指揮官屠睢也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雙方一直處於相持對抗的局麵。而根據學術界討論,秦軍的陣亡在30萬人上下,剩下的20萬人全部退到兩廣的北部邊界一帶,但是百越軍的傷亡同樣十分慘重,也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麵,而且一對峙就是3、4年時間。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糧道全麵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征集“諸嚐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這時的百越軍,根據不少野史記載,僅僅隻有數千人而已,在此前的反攻作戰和3、4年的武裝對峙中,百越那區區幾萬人馬早就被耗盡了,最後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領了全部嶺南,並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次年,又遷徙了五十萬人戍守五嶺,與越人雜居,南方才真正意義上納入帝國的版圖。

可是這個秦王朝是中國曆史上最顯赫一時的王朝,同時也是最短命的王朝,從興迄滅,前後不過15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正式稱帝在位也隻有12年。暴政加腐敗,使得這樣的一個帝國,最後竟被陳勝、吳廣一拳擊垮。直此中原大地瞬時烽火四起,陰謀和起義沒再平息過。幸運的是,始皇帝苦心開拓的南荒蠻地因為太過遙遠,而幾乎被遺忘,慢慢地,被迫遷徙而定居下來的漢人與百越土著開始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獨特神奇的小王國。。。。。

在南國的最東,有個人人談之色變的地方,叫做武山十伐地,之所以會這樣叫,是因為這裏的百姓民風剽悍,崇尚武力,幾乎是人人都要佩帶刀劍,就算不是殺人放火用,也得防身。還有一點為人所懼,那就是當地聚居了大量的匪盜,其中以李,梅,王,崇,岡,潘等十大匪頭為首領的匪軍規模最大,也最為凶殘。據說當年武山剛立,此地的縣令自封為王,被匪盜們知道,當日便率匪軍攻占縣城,強悍的土匪軍一個晝夜就把縣城拿下來,全城無人幸免。後來北方混戰中流竄過來的秦軍進入武山,消滅了盤踞該縣的匪軍,並想以武山縣為據點控製武山,但奈何匪軍太多,而且勢力發展到不亞正規軍,最終隻能和周圍的匪王們分而治之。所以說,武山十伐地沒有真正的統治者,也不算是真正的國家,是一個沒有管製的人間地獄。

而武山十伐地往南下百裏,有一片妖林,叫做呼樂蛹林,廣闊如海,橫有六十多裏,縱竟達數百裏,而且終年有綠色的霧氣環繞,因霧含巨毒,任何人都無法靠近,惟獨動物可以自然進出。有人說這是天帝畫在凡間的一塊聖地,專門領養天地下的生靈,為了防止人類褻瀆,所以才設下奇霧。不過妖林確有妖怪,而且據說裏麵有一座妖城,和人類所建別無二致,隻是住的是奇形怪狀的妖怪罷了,萬幸的是裏麵的妖怪從不出來傷害附近的居民,所以這林子周圍的人都會設壇祭林,尊妖城城主為呼樂蛹王,而這片就被稱為呼樂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