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啥迷茫?(1 / 2)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則新聞是說:某人因篡改高考誌願而獲刑,被篡改的家長說這是直接改人家的前途,絕不原諒。當時我看了這篇新聞後感觸特深,前途,確實,很多家長把大學當成前途掛鉤的最後教學機構。但是最近幾年好多人一畢業找不到工作,甚至宅在家裏麵的現象確實也很多,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多小夥伴和家長捧著夢想,帶著希望進去,結果出來就成為一個宅男?這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大學其實我覺的不應該把跟前途掛鉤,而應該跟夢想掛鉤,俗話說行行出狀元,當今的社會,幹任何事情都可能麵臨成功,未必唯有大學才能成就完美,但是大學確實是一段比較能夠認知社會,快速接觸社會,甚至了解社會的複雜的教學單位,人生需要進行很多的學習過程如幼兒園到小學3年級的啟蒙期,小學3年級到初一的學習定型期,再經曆叛逆變形期,再進入高中的淘汰篩選期,這樣才能進入大學變成理論實踐期。有時我從心裏麵佩服,我們是怎麼一步步秒殺身邊的同窗好友,到達這種位置的,尤其是那些211.985高校的小夥伴們,這隻能說都是踏著一路的青春前行,腳下都是一片片的血痕阿。結果我們正拿著屠刀,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背後還有兩位慷慨激昂,呐喊助威的父母親,叩開了大學之門。這一刻,好像還是不應該是談前途的時間,這好像就是前麵一片血光衝天的戰場,好不容易殺到終點打開鑰匙,結果裏麵一篇和諧,歌舞升平。在這樣的下麵,你會幹嘛?家長也一樣,這是人的本能,當然是放鬆一下唄。家長可能會想:終於不需要天天送補習班了,天天管作業,天天家長會了。而小夥伴想:終點到了。往往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念頭,失去了父母的督促,失去了老師的督促,一放鬆就放鬆了4年,結果當年的慷慨激昂都已經灰飛煙滅,失去了隻有青春,卻沒留下絲毫的痕跡。

所以我趁著業餘時間,閑下之時寫寫這身邊的事情根據我在跟我的小夥伴們接觸中活動的一些素材來給大家展現一麵。有時我的觀點可能是簡單粗暴的,但是從簡單粗暴中其實可以了解我們真正應該做點什麼?該怎麼上大學,有時一個小小的夢想可能成為一個大大收獲哦。

此文不但但是寫給我們正在夢想考大學的小夥伴,也適合正在麵臨高考的家長,麵臨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小夥伴們,也適合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家長,還有未來需要麵對畢業的老司機們。

每年的4月,我們就需要開始調節不同的係統,開錄取籌備會議,開始新一輪的錄取工作會議,2017年注定是一次不同尋常的一年,因為高考改革了,以前的高考是關注整體綜合分,而2017年的高考更合適偏科現象嚴重的小夥伴們,當然英語,數學,語文肯定還是很重要的,其實還有一個途徑是三位一體考試,這我感覺離目標大學分數比較近,但是還差那麼幾分的小夥伴可以嚐試一下,因為他相對會弱化高考成績。加入了三位一體考試成績和麵試成績。這還是很有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