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患(1 / 2)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今天這事我姑且就從這皇宮內院說起。

禦書房。

本來就是皇帝處理國家大事重地,勤奮的皇帝批閱大批的奏章。他就是從這一道道的折子上知道天下之事。金碧輝煌,雕梁畫棟,自不必說。單是那些站崗的侍衛都是威風凜凜,透著十足的豪氣。若是誰家的兒子能在皇宮內院謀個一官半職也算是給祖宗積了德。

可是古話又有伴君如伴虎之說,曆朝曆代的皇帝可都不是那麼好當的。就連當一個臭名昭著的皇帝也非易事,更何況現如今的皇帝真可謂是日理萬機。他不僅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善待百官,盛世空前。

內憂既無,外亂即可平。這皇帝憂的是天下社稷,百姓挨餓要憂,百官不合要憂,邊疆戰亂要優,大臣謀反要憂。雖然皇帝掌控著凡人的生殺大權,但其實皇帝並無任何可取之處。奈何還有著那麼多人對這皇位虎視耽耽。

正坐之下,金冠銀羽,錦衣闊服,氣魄十足,凝眉皺目,兩隻炯炯礫目盯在一道又一道的奏折上。這就是皇帝,一個為了國家永不知道疲倦的皇帝。以他的聰明,以他的睿智,他不當皇帝誰當皇帝。況且他又是一位曠古礫今的仁君。

“皇上。”皇帝的貼身太監從門外趕來,輕聲細語的說著,怕一不小心驚動了皇帝批閱奏章的興致。

他叫順子,是皇帝從五百名太監當中挑選出來的。這兩年跟自己最是要好,如果說這宮裏還有什麼可以信任的話那必是這順子了。隻是可惜他終歸是個太監,實在不能委以重任。又且這順子年紀尚輕,還不能為皇帝排解煩憂。

皇帝抬了抬頭,眉羽間透露著柔和,他可不是一位霸氣十足,用權勢壓倒一切的皇帝。雖然憂心忡忡,但是還不會把所有的努氣發泄到這些奴才身上。

皇帝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兩步,思索著這些時日裏來的事情,真是焦頭爛額。他還真有點後悔當上這個本不屬於他的皇帝。可是木已成舟,退縮是無濟於事的。

“順子,說吧,什麼事?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事情?”

“皇上,的確是不好的事情。”順子有點顫顫兢兢,發抖的雙目裏將他的驚恐展露無餘。也許是故意的,但這樣的表情看在這個皇帝眼裏卻是又憑添了幾分不忍。

皇帝深深的歎了口氣,“說吧,不礙事。是不是邊關吃緊?”

“皇上聖明。剛剛邊關傳來急報,敵軍眾多,恐怕邊關危急,大將軍請皇上馬上出兵。不然,邊關失守恐怕是避免不了的。”

“豈有此理。我堂堂盛世王朝,居然被一些不入流的敵人擊敗,他們有何麵目來見聯。難道他不知道聯可用之兵已經全都派出去了嗎?他們這些個臣子一點不知道為聯分憂。沒錢要錢,沒人要人,以為聯這裏是百寶庫嗎?”

“皇上息怒,奴才該死。”

“起來說話,這裏有你什麼事呀?”

“奴才不該惹皇上生氣。”

“你知情必報這才是聯的好奴才,如果是知情不報,那才是更讓聯擔憂的。好了,順子,聯不會治你的罪的。傳聯的旨,宣文武百官入朝。是時候聯給這些人一點麻煩嚐嚐了。也不能讓他們這官做得太舒服了,是不是?”

“是。奴才遵旨。”

大殿之上,百官朝拜。文武百官在來的路上早問過傳旨的順公公,約摸也知道了皇上的一些心思,可是他們這些人多是些無能之輩,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尚可,真是國家大事肯定指不上他們。

左有大將軍慕容洪金,右有大丞相杜帥。他們兩位可是朝中重臣。而這次邊關出兵之事也是慕容洪金提出來的。他當然知道皇上目前並無強兵可派,他的目的無非是在告訴皇上,如果兒子在邊關吃了敗仗可不是自家兒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