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是指很多個人。一個人對很多人說話時,可以用諸位、列位來提醒眾人把注意力集中過來。侯,是指侯爵官職。將兩個單獨的字和在一起,就可以理解其實是對當時的周天下得到封地的諸位侯爵的統稱。
封地是諸侯們的永久性私有財產,屬地的山山水水自然也在其名下。而生活在他們屬地上的人口,在當時也被劃歸諸侯們所有。
由此便知,春申君是有他驕傲的資本的。因為淮北十幾個縣鄉之地都屬於他的封地,統稱吳地。而這些縣鄉的眾百姓便是他的子民,這在當時的年代還是可以被這麼理解的。
得意洋洋的黃歇一直嘚瑟到出城門,這才坐下來跟呂子說話。在他看來,領著昌盛記家的大掌櫃走走縣城內最繁華的街道還是必要的。
事實不僅如此,前麵的衛隊甚至都不需提醒該怎麼走。按照昔日一套成熟的參觀路線肯定沒錯,道路兩側良好的綠化以及沿途可以看到縣城最漂亮的一角,顯然都是做足工夫的。
直至離開吳地,這條穿行各縣市區並且用心修繕出來的迎賓大道才算是告一段落。其中肯定會存在些許不足之處,但綜合去看待問題,這才發現早已是瑕不掩疵。
如果用秦國的通天道與之相比,這條坐落在吳地的快速路絲毫不差。可要是論起道路的作用來,同樣寬敞的兩條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秦國的通天道設計並修築出來的目的,是提高道路運輸效率的戰備公路。而吳地的這條迎賓大道則不同,此時看來更多的隻是為某些人的形象工程服務。
從吳地趕往楚國都城其實是有另外一條路走的,而且距離更近並且更節省時間。黃歇偏偏要繞遠路走這條迎賓大道,目的就是想讓呂子看看他屬地的繁華景象。
什麼叫有本事沒本事?看看這條迎賓大道就可以知道吳地在本相的英明領導下治理得也是風生水起!
春申君動用國家儲備修建自己的形象工程,其戰略意義不大。假如都城那邊發生危險,其麾下的指揮機關仍然會選擇走那條近路而不會繞這條道。
在呂子看來,這條路並沒有存在的實際價值。除了工程質量以及沿途綠化可圈可點之外,再沒有一點可以讓他動心的地方。與秦國的通天道更不在一個級別上,也就導致坐在車上昏昏欲睡。
走在如此寬敞的大道上,是能讓人感覺神清氣爽的。黃歇並不犯困,看到路旁跪倒的一幫百姓。“賢弟啊!看看愚兄這個地方如何!?這是咱治下的百姓,雖然沒讀過幾天書照樣懂得遵循禮儀!這就是教化的力量,在別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正打算迷糊一陣的呂子頓時被興衝衝地的言語吵醒,抬頭看到路邊的百姓便知道扯淡又要開始了。不過就是一條可以並駕齊驅八部馬車的迎賓大道而已,放在這既不能安邦亦不能定國,甚至連戰略意義都不具備,有什麼值得炫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