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兩個不同圈子裏的人彼此說事太累,因為各人有各人的思路。適用於這個圈子裏的一句話乃至一個詞,拿出來用在別的圈子也許就會產生不同的誤會。原本的無心之過,卻會被誤解成有心為之。
對於常年在江湖圈子裏混的魏無忌對此並沒什麼感覺,再加上手下食客三千更讓他驕傲的不行。在他看來,作為頂天立地的大男人,獨鍾於江湖的那種快意恩仇無可厚非。
有事說事!捏著鼻子說鳥語,誰聽得懂!?大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怎麼了!?
江湖人士彼此交往,大多都習慣稱兄道弟,用【咱們】一詞會顯得關係親近。而魏無忌此時用【咱們】這個詞,其實是想表達親近而沒有別的意思。可對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君王而言,這個詞用得就不是地方。
齊王建打小就在王宮裏養尊處優,來陣風都怕感冒了。關於江湖裏的那些事情,在他這裏等同於聽天書。此時聽著魏無忌用的措辭不妥,心裏更是一陣的煩悶。
什麼是他們、我們、你們、咱們!?亂七八糟的!這都是從哪兒學來的破詞!?你是魏國公子,本王是齊國諸侯!如此簡單的道理,難道還要本王教你去分清楚嗎?
想法歸想法,教養極好的齊王建並不想就此跟誰撕破臉麵。剛才他把呂子攆走,其實是想跟魏公子討論一下關於齊國出兵的問題。
因為據這個魏國公子所言,此次出兵上黨並不是隻有齊國。諸侯楚國君、燕國君和魏國君也都對此表過態,各國大軍會擇吉日兵發上黨!
但齊王建現在實在無法忍受魏無忌的這種說話方式,隻好使勁伸個懶腰,接著又使勁打個哈欠。
“本王聽說無忌公子是從楚國遠道而來,沿途舟車勞頓的,想來此時也累了!這樣!今天就到此為止吧!待我大軍集合完畢以後,本王會派人去驛站通知公子前來議事的!”
也不知道是沒有聽出齊王話裏的意思還是另有原因,聽到齊王建讓他回去歇息的魏無忌連忙表示自己並不累。眼看著上黨前線吃緊,就算再累也是應該的。
齊王建看看站在下麵的這位,抬手撓撓額頭也不知接下來該說什麼。
並沒打算聽齊王說什麼的魏無忌是洋洋得意,他現在已經感覺自己就是當年的蘇秦蘇季子。平原君又如何!?搞個合縱連橫還偷偷摸摸的搞,甚至讓參戰的各諸侯國軍隊都穿他趙軍軍服。
秦國到底有什麼好怕的!?我魏無忌今天就統領六國軍隊打給你看看!
魏無忌等了半天也沒聽到齊王建吭聲,還以為人家這是在等著他講述此戰的必要性。於是趕緊道個歉,希望齊王不要見怪,然後開始說正事。
據上黨前線傳遞回來的軍情戰報,號稱百萬的趙軍竟然不低四十五萬秦軍。自百萬趙軍成功突破天險丹水河以後,就開始節節敗退至大涼山一帶。若是就此不管不顧,上黨的最終歸屬就會是他秦國的。
趙括領趙王令進入上黨戰區統兵作戰,是有便宜行事權的。也就是說,他指揮的趙軍想怎麼打就可以怎麼打,甚至可以等這仗打完以後再具表上奏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