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1 / 2)

呂子正要表示關於人在城在的話題,就見秦昭王搖頭示意沒必要賭咒發誓。這人沒必要動不動就立什麼誓言,若是懂得一心一意,即使沒有隻字片語都會一直堅持走下去。可要是連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立下的誓言又能有什麼用!?

“本王相信你!就象相信我自己一樣!”

當秦昭王的背影消失在遠方,這句話仍然在耳邊回蕩。呂子遙望著那個位置,心底卻能感覺有一絲惆悵在回蕩。再次的別離總會讓人無奈,也許這就是人生旅程吧。在聚聚散散中,漸漸的老去。

自打秦昭王來到野王城,小雨兒都躲得遠遠的。此時見國君遠去,這才偷偷從兵隊中擠出來朝呂子望得方向看過去。那個方向除了前行的隊伍,早已看不到秦王的身影。

李信將一件長袍披在呂子的肩頭,小聲提醒道:“將軍!咱們該回城了!”

......

白起秘密進駐上黨的消息並未傳出去,這是因為他正好趕上秦軍出現大規模兵敗。將軍找不到自己的部隊,部隊找不到所屬官長。俗話有雲,兵敗如山倒。

秦軍饒是有主帥的撤退計劃,也由於傳令兵無法保證及時將命令傳遞到位而出現偏差。其中也有沒收到消息的兵團並未按令撤退,等他們發現兩翼出現問題時,後路已經被趙軍徹底封堵住也已經走不脫。如果說當初的趙軍也是這樣的,那麼秦軍也開始去切身體會一把。

武安君白起何嚐不清楚這種情況,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大軍對敵作戰,首先要做的就是穩住陣腳。不論是以快打快還是長途奔襲,陣腳穩固就是基礎。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主帥與各部隊的書信命令往來及時。這就象是一棵大樹的根基,遭遇到狂風暴雨都能挺住。

通訊延遲是每一位將軍不得不去麵對的問題,也是讓人倍感無奈的問題。白起審時度勢,決定不管各兵團有沒有收到撤退命令都要以丹水河防線為底線。各軍團都負有傳遞訊息的任務,碰到就要相互通氣並明確防線究竟在哪。

此時的戰端一開,優劣形勢立顯。一個有意一個無意,沒有準備的一方能及時尋求穩固已屬不易。所謂的陣地疆域,在戰時並不能用暫時看長遠。白起更不是那種隻計較一城一地得失之人,暫時的退卻隻是為掌握更大的主動。作戰雙方,誰能最終掌握主動,誰就能牽著對方的鼻子走。至於剩下的,就是去迎接勝利吧!

當他及時趕到秦軍設立在丹水河上的防線時,這才知道結果要比開始想象的還要糟。很多部隊都沒有及時撤回,甚至都失去聯係。但這並不能說明這些失聯的軍團被趙軍全殲,更多的恐怕都是被困住了!

白起責令已經安全撤出的各作戰部隊馬上派出大量的聯絡人員,根據先前的布防地圖沿途尋找失散的部隊。並要求不計一切代價也要將撤退通知送達,假如被困軍團實在沒辦法突出重圍,可想辦法原地固守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聯絡網。

作為趙軍的領軍人物,秦軍這邊早已得到消息。若是趙軍沒有換將,滾刀肉一般的廉頗真夠白起頭疼的。所幸!這個風雨不透的老將終於還是被召喚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