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小心火燭(1 / 2)

秦國也有自己的投石車,但製作工藝上並不如別的諸侯國優良。統一戰爭隨著步步延伸,秦軍主力將不會經常性在野外對敵作戰。隨之而來的,所麵臨的會是更多的城市攻堅戰。雖然打仗的人才是最終決定成敗的要素之一,可要是有完善的軍用設備無疑於如虎添翼。

呂子審時度勢提交申請,希望秦昭王能夠同意組建秦國的攻城車部隊。至於合適的人選呢,當然是從秦國現有的工程部隊裏找。可隨後檢驗的結果並不理想,秦國所處地域環境導致這種遠程投射武器並不給力。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這方麵的專家在秦國國內幾乎沒有!

不會不懂並不可怕,怕得是你不去用心。好在秦國沒有這樣的人,隻要碰到不懂的問題就會立馬想辦法解決。於是紛紛獻計獻策,爭取早日完善。既然秦國沒有投石車專家,那就去各諸侯國找。對於網絡各國精英團隊來秦,呂子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在給秦王一個三個月的保證後,便即可動身趕往鄰國韓地。

眾所周知,韓國所在位置幾乎等同於夾縫中求生存。韓並沒有秦、楚、趙、燕、齊那樣的戰略縱深,周圍邊界全是諸侯國與秦、楚、趙、魏等國鄰近。

韓國之所以能位列於七雄之中,全憑其製作的武器精良。其武器鑄造工藝名列前茅,所製作的投石車更是一件各諸侯國望其項背的大殺器。

可是讓呂子大跌眼鏡的是,此任韓王好象並不關心如何保質保量地傳承自己國家的優秀。定居韓國的鑄造家族並不象以前那樣受到王室關注,有的更是家道中落幹脆轉行幹別的行當謀發展。

但凡有本事的人都是有心氣的,他們往往都不屑於奉承阿諛委曲求全。在當下這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戰國時代,這些人根本就吃不開。也就導致這些寶貝疙瘩家道中落,最後不得不搬離繁華都市過上隱姓埋名的生活。

當呂子親自登門拜訪此時尚留在都城的鑄造家族時,卻發現大都已是徒有其名。真正的手藝早已被些二爺們給演變成花花架子,猶如繡花的枕頭一般無二。

中看不中用的,天下有的是!呂子想要找的,是那種真正有傳承的東西。好在這事也難不倒他,翻山越嶺幾乎踏破韓國的山山水水。終於在約定期間臨近時,將好消息傳遞回國。

隨後的安置都有既定的一套方法,許諾的土地以及秦國戶口都是必須品。雖然這些家族看重的隻是秦王的賞識,但該有的還是要配備齊全的。家無後顧之憂,這人方能竭盡全力報國。隻要你有本事,國家從來都不會吝嗇。而當前能夠做到的,恰恰隻有秦國。

自從呂子暗中派人從韓國將精於此道的工匠家族接走以後,秦國的投石車也隨即有了長足發展。但因為整個運作時間太短,導致還沒來得及將這些新式炮車配發給一線作戰部隊使用。

此時的野王城中,就存有十幾架新式投石車。因秦軍主力部隊攻擊上黨地區進展的很順利,這些遠程投射武器都被留在城中沒有隨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