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2 / 2)

好男兒誌在四方,沒有機會照樣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王翦也知道呂子的本意,感動之餘承諾常羽隻需跟隨呂子兩年即可。兩年之後的今日今時,便過來辦理交接。到那時就算呂子不同意放人,他也會毫不猶豫把人帶走的。

因擔心自己若是不答應就會導致王翦學李信行托辭之事,呂子隻好勉為其難表示個人原則上同意此人事安排。於是,這事便這麼定下。考慮到尊重個人的意見,呂子還是決定叫來常羽說說這事。若是常羽露出哪怕是一點點的為難之色,那麼!王翦幹脆閉上你的鳥嘴,直接領人回部隊!

這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下,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恐怕真不多。畢竟那還是個等級森嚴的年代,一個貧富差距根本就無法利用正常手段去逾越的奴隸製社會的晚期年代。一個人的生死也僅僅隻是主人的一句話的事,更何況是給你一次自己可以去選擇身份的事情。

常羽,字德福,祖籍上黨人士。常家三兄弟,排行老二。三兄弟被收入昌盛記當夥計,也是兢兢業業克勤職守。工作態度嚴謹,能力智慧皆屬上乘。但作為當時眾英雄豪傑粉墨登場之際,他也僅屬於中上等的能力。因為象這樣的人才比比皆是,這才呂子此前並未關注到他。

時機往往隻會留個時刻準備著的那些人,稍微的懈怠都有可能與你擦肩而過。自從秦軍正式進入上黨地區以後,時刻準備著的常羽隨後便有了出頭之日。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哦!對了!不怕你成天閉著眼幹活,就怕你幹在點上!想要得到賞識重用,就需要與領導有偶遇的機會才行。而這種機會真的不多,畢竟伯樂太少。

常羽恰恰就幹在這個點上,而且還是當著大掌櫃的麵這麼幹的。倒不是他有意為之,而是責任心養成的習慣使然。在他得知任務緊急時,甚至沒有歇息便冒雪連夜趕回去傳遞消息。單憑這個工作態度,就已經給身為大掌櫃的呂子留下個好印象。也正是那個時候,他才算是正式進入呂子的視線並在隨後的工作表現中得到認可。

但凡事都需要曆練,環境的不同就要有不同的理念高度。常羽畢竟剛剛接觸上層圈子,說難聽點就是閱曆還稍微欠缺那麼一點點。在這件事情上,呂子和王翦也是心知肚明的。

此次若不是王翦正式離隊,呂子還不會這麼著急地將常羽推出去的。有些事情慢慢來也是可以的,畢竟沒人天生就會這些東西。話又說回來了,掌握閱曆知識是需要時間的。既然有兩年之約,實事求是地講還是不錯的。如果單純論見世麵的話,當然還是跟著呂子的身邊可以讓眼界更開闊一些。

也不知道是王翦提前做通常羽的工作,還是他就是願意跟隨在呂子的身邊。總之最後的答案就是現在的這種情況,常羽本人隨呂子等人來到趙國都城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