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神通,漏盡通,斷盡一切諸界見思惑,不受諸界生死,而得漏盡神通之力。此境修得,可謂“永恒佛祖”,不朽不滅,神通無邊。
路淩已經知道了腦海中那“卍”字金符的來曆,那是無數真佛以莫測之佛力神通凝聚而成的至高佛印,可以開啟智慧,輔助修煉,促生頓悟,幫助領悟佛門六大本源神通,六大神通圓滿之時,便可為萬古諸界眾佛之祖,永恒不朽。
當然,現在路淩離那“永恒佛祖”的境界差了也不知道多遠的距離,路淩此刻也不過剛剛領悟了第一神通神境通而已,腳下蓮台也隻有區區一品,連飛都飛不起來。隻有當蓮台三品時,路淩才擁有踏空而行的能力。蓮台六品時,可以遨遊一元小世界。蓮台九品時,三千大世界任意來去。蓮台十二品,則天地間再無不可去的地方,真正的做到天涯咫尺。
路淩在知道了魂魄中的“卍”字金符竟然是至高佛印這種無上至寶時,驚駭之餘,對當初那位救了他,又賜予自己至高佛印的白衣女子更加的感激了。
雖然路淩猜測那位白衣女子不知道這是無上至寶至高佛印,畢竟路淩也是在悟出神境通後才明悟的。可不管怎麼說,這至高佛印也是得自那位女子,此等恩情,讓路淩都不知道該如何回報了。
路淩心中打定主意,待高中狀元後就立刻前往道一門,參加那道一門的入門大選。成為道一門弟子,從此踏上修道之路。
雖然路淩現在有了那看上去厲害之極的至高佛印,可是他依然是一個修道界的小菜鳥,對修道界的了解也近乎於零。
再說,這佛門修煉講究一個“悟”字,也許一朝頓悟,立地成佛,也許千年萬年也無法再頓悟,總之路淩覺得玄乎的很。
他這次可以悟出神境通也是機緣使然,下一次想要頓悟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所以,這道一門是必須要去的。
第二天一大早,路淩走出房門,準備去四季客棧見見萬會長他們。一路行來,不斷的有人向路淩打招呼,有酒樓的小二,參考的學子,甚至還有一個正在拖著地的中年大媽。給路淩搞的是一路猛點頭,都快擔心走出狀元樓時自己的脖子是不是已經斷了。
經過了一路眾人熱情的問候,路淩艱難的走出了狀元樓的店門,路淩也不知道自己這一路上到底點了多少次頭,反正沒一千次也有幾百次了,心中的疑惑越來越重:雖然昨天自己出了些風頭,也許有了幾分名氣,那些人也不至於這麼熱情吧?
他還不知道自己那首賦造成了多大的影響,隻一天的時間,《謫仙吟》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還在急速的向其他地方傳播,一時間,京城中人人都會吟上那麼兩句,“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各大書齋的手抄版《謫仙吟》已經被搶售一空,印製版還在加急趕工可謂之京城紙貴了。而路淩親手寫的那首,則是被呂秋遠給帶走了。
剛才那些人都是在狀元樓中見過路淩的人,自然對其格外的熱情,等出了狀元樓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走過那兩頭石獅子,路淩偶然一回頭,看到了右邊的才子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才子榜第一範進,才子榜第二路淩,才子榜第三歐陽頌,才子榜第四馮文軒……”
路淩眨了眨眼,又確定了幾次,“自己竟然成了才子榜第二,歐陽頌和馮文軒也升到了才子榜第三、第四。難怪那些人一個勁兒的問好,不想我也成名人了。”
穿行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路淩再也沒有昨天那種擁擠的感覺了,領悟了神境通後,路淩在人流中自在來去,如一條魚兒在水中暢遊般,輕鬆、和諧。
“路兄請留步,煩請上來一聚。”路淩路過一家名為“如意居”的酒樓時,從三樓的一個包間傳來道熟悉的聲音。路淩抬頭一望,見歐陽頌和馮文軒正坐在窗前看著自己這裏。“正好還沒吃早飯,有這兩位請客那還有什麼好推脫的。”
路淩直接走進店門,被小二帶到了他們的包間。二人正坐在一張桌子前,桌上已經擺好了七菜一湯,都是造型精美,香氣撲鼻的佳肴。
路淩直接找了個位置坐下,拿起筷子夾了塊冒著白霧的魚肉放進嘴裏,魚肉鮮而不腥,皮脆柔嫩,很是美味。
吃過魚肉後,路淩才悠悠的對著那二位問道:“兩位公子起得好早,日子也過得真是滋潤,可是有什麼話想要對路某說。”
歐陽頌和馮文軒驚訝的盯著路淩,他們昨天也見過路淩,雖然氣度不凡,出類拔萃,但是言語神情間還露著幾分謹慎、防範。缺少名門之家的後輩所擁有的那種大氣、隨意。沒想到今日一見,竟然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少了些書卷氣,禮儀味,多了些淡然,自在。
歐陽頌首先反應過來,對著路淩一笑,“路兄現在可是名傳京城了,一首《謫仙吟》傳遍京城,深入人心,可謂百年未有之盛況啊!如果不是出於對範老的敬重,恐怕現在才子榜第一就是路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