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9 認識你自己
打破常規
古希臘時代,一位預言家在一座城市內設下了一個奇特難解的結,並且預言,將來解開這個結的人必定是亞細亞的統治者。長久以來,雖然許多人去勇敢嚐試,但是依然無人能解開這個結。
當時身為馬其頓將軍的亞曆山大,也聽說了關於這個結的預言,於是趁著駐兵這個城市之時,試著去打開這個結。
亞曆山大連續嚐試了好幾個月,用盡了各種方法都無法打開這個結,真是又急又氣。
有一天,他試著解結又失敗後,恨恨地說:“我再也不要看到這個結了。”
當他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不再去想這個結時,忽然腦筋一轉,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劍,一劍將結砍成了兩半兒—————結打開了。
人生悟語
凡事不可死搬硬套,而應靈活地解決。如果拘泥於陳腐的模式,必然無法超越前人,隻有主動地打破常規,自行開辟一片天地,再難解的結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抉擇前要想好退路
狐狸掉入井內,再也爬不上來,隻得呆在那兒,此時一隻公羊覺得口渴,也來到井邊,看見了狐狸,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
狐狸擺出一副臨危不懼的神態,噴噴稱道井水如何好喝,如何甘美可口。山羊一心隻想解渴,不假思索就跳下井去。等它解完渴,再問狐狸怎樣從井裏再爬上去。
狐狸回答說:“嗯,我倒有個絕妙的辦法,不過這需要我倆彼此配合才行。要是你用前蹄扒在井壁上,盡量抬高你的犄角,我便可以由此爬上你的後背跳出井外,再把你拉上去?”
山羊對這個辦法表示欣然同意,於是狐狸便動作利索地爬上它的雙腿,踩著它的肩膀,跳上它的犄角,然後扒著井口,好不容易總算爬了上去,一出井外,拔腿就走。山羊急得直嚷,責備狐狸背棄了互助協定。狐狸回到井邊,朝著井下的山羊道:“哈!你的心眼倘若和你下巴上的胡子一樣多,也不會事先沒想好退路就跳下去了。”
人生悟語
一個小小的欲望,往往就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由此總結出來的教訓是:對於陌生者的雪中送炭,接受時尚需三思而行。
言必信,行必果
英國有位政治家叫福克斯,他在政界辦事言而有信,有很好的美譽。
18世紀,福克斯還是一個孩子,福克斯家的花園裏有一座舊亭子,他的父親想將其拆除,並在較為開闊處另建一座。小福克斯從住宿學校回家度假,正巧趕上工人在拆遷亭子。孩子當然很想親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樣拆除的,所以他打算遲些天返校。父親卻要他準時到校上課,為此父子間頗有嫌隙。他的母親如同大多數母親那樣,在旁替小福克斯說情,末了,父親答應將亭子的拆遷推遲到來年假期。於是小福克斯就離家返校了。
兒子一走,他就讓人把亭子拆了,在另一處蓋了一座新的。誰想到兒子卻一直把亭子這件事記在心頭。假期又到了,小福克斯一回家,就朝舊亭子走去。早餐時,他鬱鬱不樂地對父親說:“你說話不算數!”年邁的英國紳士聽後大為震驚,嚴肅地說:“孩子,你說得對,我錯了,我就改。言而有信比財富更重要。縱有萬貫家產也不能抵消食言給心靈帶來的汙點。”說罷,父親隨即讓人在原地蓋起了一座亭子,再當著孩子的麵將其拆除……
人生悟語
人與人隻有彼此產生了信任感,才能很好地交往,不然的話就會處處充滿戒心。然而隻有你取得別人的信任後,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有一種自卑叫自信
一個人被公認是全班最膽小最怯懦者。大學畢業時大家揮手告別,許多人預言十年後相聚他不會有什麼大作為,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庸庸碌碌的一生。
十年一瞬而過,十年後的相聚如期舉行。當年許多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同學如今被生活改變成了一言不發的旁觀者,許多才華橫溢認為一出校門即可擁有一切的同學因苦苦掙紮而終無意料之中的成功有些垂頭喪氣,隻有他———那個被公認將是最失敗者,還是和當年一樣平凡得如一粒塵土,不出眾,不顯眼,也不高談闊論。
聚會到了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講述自己的現狀和理想,還有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大多數人目前的生活狀況不如當年跨出校門時理想,對目前生活滿意者幾乎沒有。
他上台說道:“我目前擁有數家公司,總資產上億元,遠遠超出當年走出校門時的理想。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我認為離那些我所欣賞的成功者還很遙遠。是的,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走向社會,我一直很自卑,感覺每個人都有特長,都比我強。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每一個人的特長,並且丟掉自己的缺點。但是我發現無論我如何努力也總是無法趕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為自卑,我把遠大理想埋在心底,努力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自卑,我把所有偉大目標轉化成向別人學習的一點點的進步。進步一點,有一點戰勝自卑的理由,同時又會發現一個自卑的借口。這樣,永遠讓自己處在自卑之中,我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長久的沉默之後,優秀者或平凡者們才明白了自己竟然失敗於自信。因為自信,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所以不肯虛心求教,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因為自信,目光一直看向遠方,卻忽略了腳下的道路應該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人生悟語
學會自卑,為了生命中期望已久的成功。從某種角度說,當自卑化成了謙虛,化成了上進的動力的時候,自卑又何嚐不是一種自信呢?
自己創造機會
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要靠自己去創造。惟有會創造機會的人,才能建立自己的事業。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他從小在家庭暴力中長大,學業一無所成,成了街頭的混混,直到他二十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刺激了他,使他下定決心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惟一可以出頭的機會,最後的成功可能。在成功之前,決不放棄!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並且不止一遍。後來,他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這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他相信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複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為了那一刻,他已經做了足夠的準備,終於可以一試身手,完全有信心做好一切。機會來之不易,他自然拚盡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史泰龍的健身教練哥倫布醫生這樣評價他:“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是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誌、恒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歎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讓事情發生———他主動地令事情發生。”
人生悟語
如果他當初隻是“想”成功,而沒有付諸行動,隻是做做白日夢消遣一下,他就決不會有今天。因為那樣的話,他就不會付出,不會拚命。大多數機會不是偶然的,而是自己努力追求的結果。
別人無法做你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不愛學習,成天跟著一幫朋友四處遊玩,不論他媽媽怎麼規勸,愛因斯坦隻當耳邊風,根本聽不進去。這種情況發生轉變是在愛因斯坦16歲那年。
一個秋天的上午,愛因斯坦提著魚竿正要到河邊釣魚,爸爸把他攔住,接著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人生。
父親對愛因斯坦說:“昨天,我和隔壁的傑克大叔去給一個工廠清掃煙囪,那煙囪又高又大,要上去必須踩著裏邊的鋼筋爬梯。傑克大叔在前麵,我在後麵,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爬了上去。下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傑克大叔先下,我跟在後麵。鑽出煙囪後,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的情況:傑克大叔一身上下都蹭滿了黑灰了,而我身上竟然幹幹淨淨。”
父親微笑著對兒子說:“當時,我看著傑克大叔的樣子,心想自己肯定和他一樣髒,於是跑到旁邊的河裏使勁洗。可是傑克大叔呢,正好相反,他看見我身上幹幹淨淨的,還以為自己一樣呢,於是隨便洗了洗手,就上街去了。這下可好,街上的人以為他是一個瘋子,望著他哈哈大笑。”
愛因斯坦聽完忍不住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說:“真的,別人無法做你的鏡子,隻有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的真實麵自。如果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以為自己是天才呢。”
愛因斯坦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從此以後,愛因斯坦不再去找那群頑皮的夥伴。在他以後的人生曆程中時時反省自己,終於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人生悟語
法國文豪羅曼·羅蘭說:天才的弱點並不比普通人少,也許更多一些。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時代巨人,可以歸結於一句話:服從生活的需要,改造自己。
繃緊心弦到最後一秒
能平靜地麵對自己恥辱的人,還有什麼不能戰勝的呢?有些人在遇到恥辱的時候,總不敢麵對自己之所以受到恥辱的原因。隻要堅持一下,你就勝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中年時患小兒麻痹,這時他做了參議員,在政壇上炙手可熱,遭此打擊,差點心灰意冷,退隱鄉園。
開始時,他一點也不能動,必須坐在輪椅上,但他討厭整天依賴別人把他抬上抬下,晚上就一個人偷偷練習。
有一天他告訴家人說,他發明了一種上樓梯的方法,要表演給大家看。原來,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挪到台階上,然後再把腿拖上去,就這樣一階一階艱難緩慢地爬上樓梯。他的母親阻止他說:“你這樣在地上拖來拖去的,給別人看見了多難看。”
羅斯福斷然說:“我必須麵對自己的恥辱。”
不能忍受時間的煎熬,也就不能實現你的目標。
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擔任撞鍾之職。照他的理解,晨昏各撞一次鍾、簡單重複這樣的動作,鍾聲便是寺院的作息時間,沒什麼大的意義。半年下來,無聊至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吧!有一天,方丈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之職。
小和尚很不服氣,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
老方丈告訴他說:“你的鍾撞得很響,但是鍾聲空泛、疲軟,沒什麼意義。因為你心中沒有‘撞鍾’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鍾聲不僅僅是寺裏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眾生。為此,鍾聲不僅要洪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無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
人生悟語
生活中,工作中,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遠大的固定的目標結合起來。當目標完全融入生活時,人生目標的達到就隻剩下時間問題了。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潛力越能得以最充分的發揮。
最優秀的人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