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泄恨李家村(2 / 2)

瞬時炮聲隆隆。鬼子瘋狂傾瀉炮彈。平民的村居,眨眼間如同千軍刀馬廝殺的戰場。

火;硝煙!

慌亂中奔跑的村民;驚恐時逃竄的牲畜。

這一切,都成為鬼子的靶子。

三木高聲叫喊:“目標的出現,誰打中的多,重重的有賞!”

眾鬼子爭先恐後,不停地調整支架。炮彈一發接一發落在村民和牲畜身上。

不停地有人倒下,不停地有牲畜血肉橫飛。

炸死的村民和牲畜,卻成了鬼子爭功的標的。有的鬼子一言不合,竟互相鬥毆。山口一夫和三木、中村永誌樂不可支。

“爭吵的不要,統統的有賞!”

眾鬼子平息糾紛,又捕捉每一個稍縱即逝的目標。

山口一夫看著看著,眼裏迷離起來。

“大王山的有!”

大王山永遠是山口一夫心裏的結,山口一夫依稀看到倒下的一個個村民,幻化成宗濤及大王山一眾頭領。

“鄂豫皖的有!”中村永誌嚷道。

第一天踏入梅河,便遭到遊擊隊的攻擊,他在華東戰場縱橫拓捭的英名差點盡毀,中村永誌難以釋懷。

如果這一個接一個倒下的人,是鄂豫皖的丁大勇、胡亞春該有多好!

“大王山鄂豫皖,統統的死了死了的有!“

三木咬牙切齒吼道。

剛進梅河,隻有大王山一支孤軍,憑借久曆沙場和武備精良的優勢,尚可應對。自從鄂豫皖東進,與大王山聯手,首尾呼應,大日本皇軍梅河境內舉步維艱。

一切的根源,就在於對手有民眾基礎。沒有李家村、宗大垸、高家衝以及李上屋等等這樣的村莊,大日本皇軍是不會淪落到這一步。

這時一個婦女帶著兩個孩子,摸進後山的竹園。

兩個小孩都是男的,大的十來歲,小的七八歲。

三木盯著兩個孩子,眼前立即萬花筒一樣變幻。兩個男孩迎風見長,變成孔武有力的大漢,持槍橫刀,怒目圓瞪向他撲來。

耳邊隱隱有聲:“三木鬼子,還我同胞血債!“

三木驚恐萬狀,歇斯底裏大叫:“快,目標的射擊!“

竹林裏的人影早被幾個鬼子鎖住。三木話音未落,幾門擲彈筒炮彈齊發,頓時竹林裏火光爍動,硝煙彌漫。煙霧散盡,竹林內空無一物。

婦女和兒童甚至沒來得及喊叫,便被炮彈撕成碎片。

三木呼出一口濁氣。山口一夫和中村永誌愣了一會神,又爆出狂笑。

山口一夫惡狠狠地說:“支那豬,敢和皇軍作對,這就是下場!“

村子裏再無動靜,不管是人和牲畜,隻要露麵,都被無情的炮火轟倒。

所有的房子都起火了。山口一夫凝視許久,料得村裏再無一人,下令撤退。

李家村村民並沒滅絕。下地的壯漢在鬼子撤退後摸進村裏,找到幾個躲在石牆後的小孩,和幾個腿腳不便沒有出門的老人。

山口一夫幾乎轟平了李家村,出了一口惡氣,回到李家村炮樓,帶著鬼子偽軍搪回梅河城。

文件沒有奪回,山口一夫和三木中村永誌等商量,虛報戰功,回複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