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班離開城門。沿著公路一直往回撤。
這兩天提心吊膽,聽說撤出梅河城,石國權恨不得早早回到山寨。
三喜隱隱覺得不妥。高繼成隻是吩咐離城,並沒叫他們立即回山寨。
石國權很少拍板,但決定的事,也不會輕易改變。
三喜知道石國權一貫膽小怕事,所以戲班的事他做主的多,偶爾石國權傳了話,他也不好違拗。
“班主,這樣回山,任務沒有完成。”三喜小心提醒。
石國權反問:“你不是說得到指令,趕快出城嗎?”
原來三喜因高繼成叮囑,他在薑府逗留的事任何人不要告訴,所以沒對石國權說出高繼成的名字。石國權以為是宗濤的指令。
“是啊,隻是出城,並沒要求我們回去。”
白如馨這兩天不時向他拋媚眼,礙於人多眼雜,石國權不敢有所表示,心裏很煩,又怕滑入太深,被人逮住,後果不堪設想,故想早日回山,卸下這個包袱。
石國權冷冷的說:“沒有接到命令,這回我做主。”
三喜隻好輕輕搖頭。何大山的徒弟也覺得不對勁,但十一當家和十二當家都在,輪不上他們說話。
石國權走到前麵,速度很快。經過炮樓,鬼子哇哇叫了一通,並沒攔阻。原來炮樓接到山口一夫指示,隻留意,不阻攔。
一個時辰後,戲班走了二十來裏路。這樣走下去,還有一個時辰便到了山寨。
三喜正焦急,忽見侯小喜跑了過來。
三喜大喜,趕緊迎上去,小聲問:“十哥,隊長什麼指示?”
侯小喜輕聲道:“隊長說,你們出城後,不必急於回山,繼續沿途演出,隻要明天到達望寨畈即可。”
有宗濤的指示,三喜定下心來,拉著石國權,讓侯小喜複述一遍。
既然宗濤有令,石國權當然不好反對。戲班的行動權又交給三喜。
侯小喜別過他們,往城裏趕。
戲班以前在這一帶有過演出,地形三喜有點熟。他知道這一帶山多,村莊離炮樓比較遠,不太適合誘敵。三喜想了想,隻有李家村離炮樓最近,也離山寨不遠,幹脆把戲班拉到那裏,讓石國權寬心一回。
“班主,要不幹脆去李家村演出吧。”
石國權連連點頭。到了李家村,等於到了山寨。石國權鬆了口氣。
“三喜,你說的算。”
三喜拉著戲班從李家村炮樓旁進入李家村。
李家村有二十多戶人家,一百多人。現在活計不是很忙,所以村裏閑人不少。戲班進了村,立即圍上不少的村民。三喜輕車熟路,找大戶。
三喜把戲金壓了一半。聽說這麼便宜,接洽的大戶眉開眼笑,滿口應承演出一天。
這一帶是黃梅戲的發祥地,村民對黃梅小調情有獨鍾。
戲台的選址三喜花了心思,他選在村口的古樟樹下,那裏與炮樓成直線,不過兩百多米距離。果然搭建戲台時,炮樓頂上不少的鬼子偽軍窺視。
三喜想,如果拿炮樓,李家村倒是首選之地。但是宗濤的目標卻是望寨畈炮樓,三喜有點惋惜。
下午,戲正式上演。附近村落也有村民聞訊趕過來,場子裏不少的人。但是炮樓的鬼子偽軍沒一個出來。
這裏不是梅河城,所以三喜比較放鬆,把鼓樂的事交給樂師,自己四下轉悠。
何大山的幾個徒弟去了小廝打扮,混在人群中。
戲演了一半,看戲的人不斷地增多。何大山的小徒弟忽然看到喬妝的劉三和馮四,心裏一緊。忙溜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