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女孩(2 / 2)

教葉曉的數學的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實習生,也是葉曉的班主任,葉曉不怎麼喜歡這個女老師,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班裏那些男身的身上,對於葉曉他們的提問總是愛理不理的,葉曉和同學說了這件事結果發現許多女同學都這麼認為,大家一致認為女老師是個色狼,根據異性相吸的原理,所以喜歡和男同學在一起說笑,而不喜歡他們這些女同學。

時間永遠是過的飛快的,在不知不覺中,葉曉還在研究怎樣才能把英語成績提高上去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學期的結束了,直到最後一科考試考完,葉曉也不敢相信竟然在她連學習英語的方法還沒有找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過了一個學期那麼長的時間了,原來日月如梭真的是沒錯。就在葉曉剛剛適應這個大家庭的時候竟然就過了半年!

葉曉的暑假寒假,都是相當的無聊加無趣的,無非就是在家裏看看電視,再把老師發下來的作業做完,然後就是看電視。從來沒有說到那裏離去玩,到哪裏去旅遊的事情發生。爸爸媽媽常年在外麵打工,家裏三個小孩外加一個奶奶,爸爸還要不時的彙點錢給住在別的地方的另一個真正的奶奶。所以家裏的生活很是拮據,每年的錢除了開支幾乎就所剩無幾了,還有弟弟葉曉的學費,生活費,弟弟也在讀初中了,爸爸媽媽這兩年顯得格外的老的快了!

在葉曉看來,姐姐的輟學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她沒敢和別人說過這樣的話,爸爸媽媽一向都非常重視他們幾個的學習。她記得爸爸當時跟姐姐說過這樣的話,隻要你繼續讀書,用心讀,不管成績怎樣,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你供上去!可是當時的姐姐根本就不想讀書,她的作業多數都是從同學那裏拿來現成的抄的,最後連抄都懶得抄了,直接給葉曉一點好處然後讓葉曉抄。

對於當時的葉曉來說,這是個很大的誘惑,家裏很清貧,爸爸媽媽很少給葉曉零花錢,姐姐上的高年級爸爸媽媽說姐姐的學習任務比較重,學習用品費的就多,所以隔三差五的就會給姐姐一些零錢。而弟弟是家裏最小的一個,也是奶奶最疼愛的一個,奶奶總是會背地裏買一些零食給弟弟吃。葉曉在一旁看了總是會嘴饞,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零食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所以葉曉很高興的答應了姐姐,總是在晚上的時候幫姐姐抄兩個小時的作業,因為不能讓爸爸媽媽發現,隻能在晚上的時候抄。當時的葉曉好像一下子就富裕了起來,每天放學回來總會買點零食分給弟弟吃。弟弟待她非常好,奶奶給他吃的零食他總是會分點給葉曉的,所以葉曉有了吃的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弟弟。

一直到姐姐輟學,葉曉失去了這種收入,但是家裏的經濟慢慢的好了起來,以前欠的債慢慢的都還的差不多了,家裏的經濟狀況也慢慢的好了起來,不像以前那樣緊巴巴的了,爸爸媽媽總是會不時的給點零花錢給葉曉和弟弟去買零食吃,雖然不多,隻有幾毛錢,可是當時的葉曉是很開心的。現在的幾毛錢可能買不到什麼東西了,但是那時學校前麵的小賣部賣的東西多數都是一毛錢就可以買到的。

現在上了高中了,葉曉的零花錢多了起來,每個星期媽媽都會給葉曉25元的生活費,估計在2009年的那個時候很少有人一個星期的生活費是25元的,可是那對於葉曉來說卻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字。她每個星期可以節省3-5元這樣的數目存在自己的小金庫裏,25元的生活費還要負擔每個星期來回的車費,但是葉曉不想爸媽多浪費錢,也就沒有上報車費的事情,總是說錢夠花了。

2009年冬天,這是葉曉上高中後的第一個寒假,離開了那個總是鬧哄哄的學校,葉曉感到很無聊,沒有事情可幹。可能在學校呆的時間比較長的關係,已經習慣了學校的氛圍了吧!冬天的天氣很冷,葉曉的家裏是沒有能力負擔的起空調暖氣這種奢侈品的。所以一到冬天她就和媽媽兩個人窩在被在裏看電視,一邊幫忙把幹玉米棒上麵的玉米粒褪下來,媽媽說了,一根玉米棒一毛錢,葉曉把自己弄完的玉米棒堆在一邊,每天總是可以從媽媽那裏領到5-6元的零錢,為此葉曉很開心,她覺得躺在床上隻要動動手就可以賺到這麼錢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隨後葉曉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同村的別的朋友,大家都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商量,結果那一個寒假,整個村子裏興起了一股褪玉米棒的熱潮,每天村裏的幾個小孩子都會拿著從爸爸媽媽那裏領的“工資”在一起比較,誰今天褪的玉米棒最多,誰的最少。最少的那個第二天肯定又會變成最多的,然後再比,最後葉曉可以一天褪100多根玉米棒。可是褪玉米棒是非常費手的一件事,時間長了,手指上麵會長起水泡,葉曉最後幹脆用家裏的紙膠布把五根手指全部都纏起來,然後再褪,整個寒假過去了,葉曉出了手上的皮磨得比較粗糙一些並沒有起水泡,為此她還高興了一段時間,還讓媽媽跟她學。這件事還被媽媽拿來笑了好長一段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