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改造帕格(2 / 2)

在這潮濕的森林裏,吸血的螞蟥無處不在。小隊的作戰服都被藥浸泡過,他們還是走得提心吊膽的。雖然是戰爭期間,雙方或許都打累了,整個冬季安南人並沒有越過鬆戈山清剿。遊擊隊也沒有襲擾桃叻據點,雙方隔山形成了對峙狀態。

叢林內光線晦暗,地麵長滿苔蘚,濕滑難行。雖然是戰爭期間,整個高棉都被饑餓籠罩著,但這裏卻是植物的天堂。高大的鬆柏、紅酸枝、紫檀木、椿木等名貴樹種,隨處可見。除了豆蔻和各種稀奇古怪的樹木,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蕨類植物。

叢林內除了林濤聲,一片死寂,聽不到瀾滄雨林內動物吵鬧和鳥兒呢喃的熱鬧聲音。因為,所有能吃的東西,幾乎都已經被人們吃光了。

他們從暗無天日的叢林內向山巔攀去,一直到快中午時分,才登上海拔七八百米高的一個小山頭的山巔之上。衣服早已經濕透,濕漉漉地裹在身上。從這裏已經能觀察山的哪一麵,劉國棟爬上一棵有幾人粗的大椿樹,建立了觀察陣地。確認安全後,李海潮和虞鬆遠也都登上樹冠。

白色的雲霧索繞著叢林,隱約能看清遙遠的鬆戈山東邊連綿的大山叢中,隱隱約約有一個小鎮掩映在叢林中。而小鎮的後麵的一座山崖上,則有一群白色建築。根據情報,這個白色建築就是安南陸軍在鬆戈山前線的要塞-明叻!

鬆戈山主峰下,是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山峰。這些山峰的峰巔,就隱藏著敵我雙方的無數觀察哨。這座大山是敵我遊擊地帶,真可謂犬牙交錯。標誌完目標,三人雙悄悄滑下樹。又從叢林內隱秘地返回帕格村,已經是傍晚了。

建造營地的工程進展很快。肚子不餓了,新營地很快就有了新氣象。

僅僅幾天功夫,伊萬諾夫的小隊就從竹林後麵的叢林邊,伐下來一百多棵大樹,在大象的幫助下,都從村邊運到了盆地中的高地內。莊玉書則用打通隔節的大毛竹,神奇地建起了空中水渠,將山上的泉水直接引到了新營地裏。當“嘩嘩”的泉水從大竹子內無窮無盡地噴湧而出時,真是樂壞了全村的婦女和兒童們。

整整半個月時間,劉國棟、莊玉書指揮眾人大興土木。伊萬諾夫和洛亞則將婦女們、兒童們都組織起來,熱火朝天地參與營地建設。由於有大象幫助,有從暹羅運來的工具,工程進展很快。

當靈玉和楊明濤二周後攜帶大量裝備、物資再次到來時,帕格村已經煥然一新。高大的柵欄建起來了,轅門高大威武,上有二塊大木牌上,分別用英語和高棉語寫著“聯合國工作小組營地”幾個大字。營地內還建起了一座哨塔,海島衛隊的戰士們,在大門和哨塔上持槍站崗。

這裏已經成為軍事禁區,無關人員禁止入內。

雨仍不時地下著,每隔兩三天就會一場,或暴雨傾盆,或細雨綿綿。但暴雨已經淋不著隊員們和村民,新營地分村莊、小隊駐地兩部分,相隔約百十米。村民們原來破舊的木屋全部拆掉了,每一戶都在新寨子裏分到了一幢嶄新的簡易高腳木屋,既擋風又遮雨。

最大的變化是衛生大為改觀。村後小溪邊建起四座公用廁所,嚴格規定所有人都必須在廁所內排泄,且不得用手擦屁股。排泄物被溪水及時衝走,到處是糞便的肮髒景象沒有了。據說,為改變村民用手擦屁股的習慣,洛亞還頗費了一番腦精。

一周時間另一個重大變化,是成年村民和所有兒童,全部穿上了草鞋。劉國棟和莊玉書從山上采下一種韌性極強的細藤草,編織成草鞋。婦女們一學就會,幾天時間,全村人多數都不再打赤腳了。而洛亞一家,甚至跟著小隊學會了使用筷子。

小隊駐地,也建了十幾座簡易的高腳木屋,並用柵欄圍起來,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營地。小隊住在中央一座高大的三層吊腳木屋內,第二層是接待室、指揮部和作戰室,頂層則是一大一小兩個臥室。

大臥室為小隊居住,小臥室是靈玉與鈕嬈、小鈕兒、黃瑾秀和小香月的住處。

楊明濤和靈玉夫婦到來的那天,恰好又是陰雨天,小雨細如牛毛,不休無止。他們見新營地內外一新,村子裏流行的疾病也得到了控製。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著,夫妻兩人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