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鬆遠做了進入的手勢,林濤和林柱民先順著洞壁上的鐵扶梯,慢慢下到地洞偵察。約四十多分鍾後,林濤自己一個人先上來了。
“幽靈,入口碉堡內有兩名衛兵在睡覺,已經清理,可以進入。”
大家一起下到地下,兩名俘虜也被吊到下麵。深井約有二三十米深,底下是一個橫向的洞穴。黑暗的洞穴有三四米高,二三米寬。順著洞穴走了約有五六十米,前方有了燈光,是一扇巨大的石門。門外空間豁然開朗,裏麵是一個大溶洞的入口。
地洞內果然有電照明,高大、沉重的兩扇石門,包著厚厚的鐵皮,一旦關上,沒有足夠當量的炸藥,想炸開都難。
入口被建成了一個堡壘,裏麵有重機槍和一門步兵直瞄山炮,對準洞口和通道。大門口有兩盞電燈亮著,但卻無人值守。虞鬆遠巡視了一下,旁邊有幾間石頭房屋,是士兵宿舍。兩名正在下跳棋的士兵,已經被林柱民抹了脖子。
“這裏亮著燈,為什麼不安排值班?”林濤有點莫名其妙。
“這裏這幾天都是我們四人值班,兩人在苗寨,兩人守在這裏……”俘虜苗佬說。
“山洞裏麵還貯藏很多油料嗎?你們竟然還自己發電?”
“法國人最早的時候,是用煤發電。M國人來了後,就改用油料。建了一個專門的油料倉庫,是供加工廠用的。每年雨季,M國人會在夜晚悄悄空投大量油桶,裏麵全是汽油,光照明用不了多少。用完了,他們又會空投……”
聽完俘虜解釋,林濤感歎道,“狗日的,真化本錢。空投油料,技術上要求應該很高!”
“技術上一點難度沒有。”
劉國棟解釋道,“空投油料容器一般是由內、中、外膠層和骨架基層組成,經過分段成型,兩次硫化等加工工藝製成。內膠層以丁腈橡膠為基礎,能夠滿足容器的耐油性和油料的擴散性。中層為簾布壓延膠,優選粘附性能強、耐油性能好、耐疲勞性能優的輔助原料。外層膠選用氯丁膠,具有膠好的抗老化性和耐磨性。”
進入溶洞,走了約有一百多米,忽然聽到了嘩啦啦的水流轟鳴聲。原來已經到了一條地下河的邊上,河道從山體內部穿出,約有十幾米寬。河邊拴著好幾條木船,河中水流湍急,萬馬奔騰一般,令人難以置信。
小河的對麵,一盞路燈,在一排台階旁邊,影影綽綽。
“台階通向哪?”
“第一個觀察哨!”
“現在裏麵有人嗎?”
“應該沒有……不……不知道……”苗佬目光閃爍,戰戰兢兢地說。
這些微的變化,虞鬆遠還是把握了。他做了一個手勢,林濤、劉國棟、林柱民三人,乘船進入河對岸,向台階上爬去。走不多遠,經過一道石門,兩扇厚厚的石門洞開著。
“太精妙了,如果將石門關上,觀察哨不就成了銅牆鐵壁?!”林濤概歎不已。
這是一個完全人工鑿成的山洞,以四十五度角向上延伸著。隔百十米,就有一盞昏暗的路燈,鬼火一般。整整走了近千米,前麵燈光突然明亮了許多。還聽到人說話的聲音,從聲音判斷,至少有三人。
三人都取出微聲手槍,慢慢向燈光明亮處接近。林柱民走在最前麵,他心裏焦急,如果被對方發現,上麵人隻需要一支突擊步槍,三人就插翅難逃。
爬到台階頂端,原來是一個很大的洞穴。林柱民悄悄地露出腦袋,原來洞穴足有百十平方米大,中央是石桌、石凳,三個男人僅穿著褲衩,叼著香煙,正在飲酒聊天。其中一人一身汗,還不停地搓著身上的油泥。
突擊手林柱民沒有猶豫,形勢所逼,隻能強襲!
乘對方沒有發現,全無戒備,他悄悄舉起微聲手槍,“噗噗”兩槍,擊斃兩人。另一人在同伴被擊中的同時,大叫一聲,從凳子上蹦起,一頭向石壁撲去。
林濤也跟上一槍,“噗”地一聲,將其擊斃。
此人的叫聲,驚動了石洞內的同伴,一個人揉著眼睛,從一間石屋內露出腦袋。劉國棟甩手一槍,“噗”地一聲,直接命中眉心,屍體“撲嗵”一聲,仆倒在石門檻上。
三人據槍檢查了一下石廳兩側的幾個洞穴,兩間臥室內,各有一名女子,用軍毯緊緊裹著腦袋,露著光腚,瑟瑟發抖。林柱民扯下被子檢查一下,都是十七八歲的苗女,恐懼的目光麻木地看著他們。
林濤用苗語讓她們不要害怕,先穿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