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山巔雲窠(1 / 2)

從這幅圖上看,雲窠占地足有幾個足球場大。它建在一座突兀獨立、如一把寶劍一般直刺蒼穹的山巔之上,藏匿在繚繞的雲霧之中。

這座山位於巡教縣城南麵的大山之中,與縣城相距約十五六公裏。山峰相對海拔約有一千五百多米高,四周都是陡峭的懸崖峭壁,壁上寸草不生。隻有雲窠北側的D區,有一個幾公裏長的鐵索道,自上而下,與外界連接。山頭有泉水,山上所需給養,和人員進出,全部通過鐵索道來回吊運。

鐵索道的另一端,建在一個山崖邊上的基地之內,基地駐有一個步兵營。

而雲窠之內,則完全是一個中世紀式樣的歐洲城堡建築。它依山而建,城堡圍成一圈,建築的牆麵與懸崖持平,四角建有歌特式鍾樓。建築中間的空地,則是一個大大的廣場。雲窠的建築按順時針方向,分為ABCD四個區,東邊的A區和南、西邊BC區為821特工團駐地,北邊的D區為警衛連駐地。

地圖的背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中文草書小字,字跡雖然十分潦草,但卻龍飛鳳舞,十分娟秀。文字內容分別是:

“十二月二十八日後半夜,命你們進入巡教縣城南麵大山中。按照圖示方向,一月三日前,必須進入雲窠據點懸崖底部北側的山澗中,尋找到雲窠D區位置隱蔽待命。二十九日晚上十點整,雲窠D區會有一隻竹籃放到澗底,你們應迅速登上竹籃。十點十五分,竹籃將被吊起到D區索道站。”

“然後,你們從D區順著建築外部的小平台移到雲窠B區。十點三十開始,會有繩索從安全房內放下,請立即攀繩登上雲窠。我會提供內部布防圖,完成襲擊後,請你們從D區直接繩降、或傘降至澗底。會有專人在山澗等待並接應你們,然後奔襲猛天府軍用機場!”

虞鬆遠心裏震驚萬分,計劃有巨大的漏洞。這可是相對海拔一千五百米高、高聳入雲的山峰,高山之巔,風速極快,氣流喘急。山峰下峰巒起伏,叢林密集,情況不熟悉,要在夜晚通過繩降或傘降,平安逃離,簡直難於上青天!

但表麵上,他還是若無其事地將地圖與襲擊計劃,遞給大家傳閱了一遍。

所有人也都愣了一下,從離開訓練營起,他們經曆了一路生死血戰,一次次絕境逢生。他們都知道,又一次極其嚴峻的挑戰,擺到了他們麵前。

見氣氛有點沉悶,林濤看了一下戰友們,知道該他這個副隊長說話了。

“計劃看似很完備了,但繩降、傘降一千五百米進入澗底,不太靠譜。一千五百米啊,下麵山頭林立,底下全是山穀和叢林,沒有備降場。空中氣流如何,風擾有多大,都是未知數。需要尋找另外的逃生途徑,我覺得一定能找到辦法。現在,我們情況不熟悉,隻能將精力放在如何進入和攻擊上!”

劉國棟與林柱民也緊盯著圖紙在思索著,都表態“同意老二的意見!”

生死與共數年,虞鬆遠清楚戰友們心中所想。殘酷的秘戰,從來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計劃”。隨機應變,絕境求生,是家常便飯,也是“幽靈”基本的生存技能。很多時候,戰場實際情況與戰前偵察到的完全不一樣。完成任務是第一要務,但任務完成後如何隱秘逃離,始終是最重要的課題。

因為,尖刀的教條之一便是,從不幹“一錘子買賣!”

“繩降和傘降,風險太大,暫不考慮。等進入雲窠並完成襲擊後,我們通過索道悄悄溜走!最關鍵的,是襲擊必須隱秘完成!”

虞鬆遠說得看似斬釘截鐵,其實心裏一點底兒都沒有。要通過索道撤退,就必須先期控製位於山下基地內的下端索道站。可雲窠內有一個守備營和821團一個連,要一槍不發完成襲擊,沒有人有這個把握。而隻要襲擊意圖暴露,後果定然不堪設想,還談什麼逃生?

但他都這樣說了,別人隻好不再討論這個問題。

巫婆卻變得十分安靜,她就象一隻小貓一樣,蜷縮在一邊,閉著眼睛一言不發。周英子抱著她的兒子,也安靜地坐在她的身邊。

“821最早是一支水上特工團,與126水上特工旅一樣,都是在越戰後期由各支特工分隊組成的特工部隊。他們為什麼會選擇深山老林做基地呢?”林濤沉默了一會,對周鐵犁和陳老大問道。

周鐵犁介紹了基地相關情況。

雲窠基地是當年法國殖民地時期,由法國陸軍修建的,與猛天府基地是一個防禦體係的兩個極點。當時的巡教縣城還是一個小村寨,沒有公路與外界連接,補給全部要靠空投。

當時法軍建築這個基地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永久的、不可能被攻克的永備基地,在安南北方永遠紮下一顆釘子。即使猛天府基地被安南軍隊攻占,在當時安南沒有空軍的條件下,想攻克雲窠基地,簡直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