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鬆遠他們即將出擊,此刻,梅雪等人的心都懸在心口。
但她們不敢開口說話,雖然每個房間,劉國棟都仔細都檢查了,但為了防備萬一,怕房間裏有竊聽設備。她們隻能緊緊地握著手,默默地為他們祝福。
第二天早餐後,在羅城旅遊局副局長的親自陪同下,龍吉和英雅帶著四名女孩,登上部族戰士早已雇好的一條內河大型木質遊輪,開始遊覽美麗的紅河風光。
虞鬆遠五人則率車隊由陸路,順著羅城先後經過山西、越池、富壽、宣光等小城市,於第二天午後,趕到重鎮安沛市,並在紅河岸邊找到了落腳的紅河賓館。
這一路上,雖然公路很好,但是,車輛很多,尤其是軍車,很多路段需要停車避讓。
此刻,在中國和安南邊境,中國由各軍區輪流參戰,常駐兵力為三個陸軍主力軍。而安南,整整30萬大軍被牽製在安北地區,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兵營,經濟發展幾乎完全停頓。一切為了戰爭,支軍擁軍支持邊境戰爭,是安北各級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
從首都羅城至安沛一路,雖然這裏現在不是戰區,但虞鬆遠和隊員們已經充分感悟到,發動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爭及其後發動的各軍區邊境輪戰,是中國高層極其英明的國家策略。
M軍戰敗撤回國後,安南實現國家南北統一,國力軍力在中南半島首屈一指,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此時,安南的靠山北極熊軍隊,已經深陷中國的西部鄰國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並在中國的北部邊境陳兵一百五十餘萬,保持高壓態勢。
安南想借機吞並瀾滄與高棉,成立印度支那聯邦,進而與北極熊軍隊南北呼應,對中國形成南北威逼和遏製之勢。顯然,在北邊、西邊已經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如果這個印支聯邦一旦成立,我南部邊境毗鄰陸地邊界,將永無寧日。
麵對危險的形勢,中國軍方高層決心實施南線戰略。即在南部撕開口子,突出重圍,打出一片新天地,打出共和國的安寧!為此,軍方最早的計劃是派出最耐苦戰的二野老部隊進入瀾滄,從瀾滄的中寮地區,席卷安南中部。然後向北迂回,與南下部隊會合,聚殲安北敵主力。
當時,為實施該計劃,全軍擬動員50萬兵力,全麵圍殲安軍在安北、羅城兩大軍區的16個主力師共30萬敵精銳野戰兵力。
可是,這一作戰計劃,太過龐大,太過淩厲,完全是“一戰滅其國”的態勢,容易引起國際震動,既不符合我國的立國原則,也容易“逼迫”北極熊鋌而走險。於是,在開戰前一周,計劃被悄然撤消。改為從中國和安南邊境地區,平推進軍,輔之以師、團規模的穿插、迂回,用“牛刀宰雞”戰法教訓安南。
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作戰開戰僅兩天後,我軍參戰部隊就開始執行“不要俘虜”、“不給安修留下一草一木”的半正式命令,以摧毀國力而不是“占領和經營”為戰爭目的,其戰爭殘酷程度令人難以想象。
戰後,安南領導人黎筍視察安北戰區時,曾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因為,這裏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完全退回到了蠻荒時代,破壞程度遠甚於當年M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但他後悔也晚了,他打開了一扇不該打開的“窗子”,就不要想再關上。
安南嚐到了戰爭的苦果,但他們並沒有認輸。現在的邊境輪戰,中國僅在邊境沿線保持三個野戰集團軍的兵力規模,“騎線點”上的戰鬥則由各軍區輪流承擔,目的是練兵並拖垮安南整個國家經濟。而安南卻需要用舉國之力來應對龐大的邊境壓力,16個主力師,30多萬陸軍精銳,被死死拖在邊境地區動彈不得。
戰爭從來都是綜合國力的較量,虞鬆遠已經看到了這場邊境戰爭的結局,我國將徹底解除南方邊境威脅。而好戰而又未得到充分休養生息的安南,最終將被拖瘦、拖垮,從所謂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徹底淪為世界最貧窮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