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加公司之所以能在遭遇大難時,從容應對,沒有引起任何社會動蕩,最根本一條,就是徐天一過人的眼界。她早在納加經營頂峰階段,即在瀾滄悄然布下這枚關係生死的“閑棋”。
當初,她決心在動蕩不安的瀾滄投入重金時,組長楊明濤和她的丈夫朱國英,都曾十分不以為然。但事實證明,徐天一是完全正確的!
徐天一進入瀾滄前,龍傣部族僅有兩千多人來到永珍生活,在永珍郊區也是一個弱小的部族。部族主要人口都分布在桑怒省沿邊界地區的各村寨裏,過的是放火燒荒、刀耕火種、深山狩獵等原始生活,部族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與整個瀾滄社會一樣極端貧困。
在永珍市的一次潑水節上,徐天一與主持部族潑水節儀式的英雅一見如故。徐天一當時的身份是華僑商人,在瀾滄旅行,暗中正在尋找合作夥伴。徐天一與英雅結識不久,便了解了龍傣部族的窘境。她很快便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與龍傣部族合開一間貿易行。
要知道,當時瀾滄獨立立國不久,社會動蕩不安,部族之間每天都在發生戰爭。朱國英當時明確表示反對,夫妻兩人還吵紅了臉。朱國英吵不過老婆,便撂下了一句話,“投資瀾滄,典型的肉包子打狗。要不了五年,你就會後悔這一決定!”
但徐天一不信邪,她深思熟慮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
她大手筆出資,與龍吉、英雅注冊了納加公司,從中國購進了20輛CA10、CA30、NJ230三種型號的載重越野卡車,5輛BJ212,組建起了運輸車隊。從中國的G省購進四艘載重八十噸的機帆船,組建了船隊。
船隊有了,車隊有了,船工和汽車司機也培訓了,可威武的船隊和嶄新的汽車隊,與蓽路藍蔞、食不裹腹的部族生存現在,差距太大了,讓所有人都覺得不真實。連英雅心裏都不斷發虛,“徐大姐,我天天睡不著。這變化太大了,我們行嗎?我擔心我們這些土包子不行,連累了你這麼多錢……”
徐天一抿嘴不言,隻是帶著英雅和龍吉,開車到豐沙裏,並在豐沙裏建立了一個辦事處。開始直接從中國的西雙板納陸路口岸,進口中國的日用消費品、小電器、新型建材、食品等。公司車隊將進口貨物拉到朗勃拉邦,再通過船隊運到永珍銷售。
瀾滄沒有工業,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整個南亞中南半島都幾乎沒有象樣的工業,南亞幾國幾乎都是通過各種渠道,進口或走私進口中國的日用消費品。納加瀾滄貿易公司的船隊運進永珍的中國商品,自然不管是品質還是價格,都是別的貿易商不能比擬的。
船隊第一個商業航次,就讓龍傣部族人見識了什麼叫“財源滾滾”!
船隊返回永珍的第二天,所有貨物就全部批發一空,而且全部是現金交易。短短一年,僅貿易一項,納加瀾滄公司就收回了成本,開始贏利。朱國英這才服氣了,從此,在經營上徐天一的決策權,比老公還要大。
1979年,中國和安南爆發了邊境戰爭,中國和瀾滄邊境也基本被關閉。中國的西雙板納州各陸路口岸,嚴厲打擊邊境走私和地下貿易,很多貿易商挺不下去倒閉了。但納加公司並未受到一點影響,相反卻一家獨大,仍然能夠大規模進口中國的產品。
很快,納加貿易行的生意,逐漸有了壟斷經營的味道,公司競爭力日益增強,龍傣部族的生存形勢就有了轉機。到1980年,英雅就將1萬多龍做部族部民,整體搬遷至永珍居住。納加公司的成立,貿易的開展,也讓英雅和龍吉在部族的地位日益鞏固,部族的凝聚力也日益增強。
納加貿易公司財源滾滾,雖然讓人眼紅,但是,並沒有受到實質挑戰,這是一個讓很多觀察家無法理解的現象。
原來,以琅南塔為中心的金三角地區的地方武裝,為了得到中國的廉價消費品,主動與龍吉的納加公司聯係通好。在得到地方武裝安全保證的前提下,龍吉借機打通了從水路進入中國瀾滄江的水上交通,開辟了水上貿易通道。
洪沙瓦底境內的緬共人民軍、坤沙的撣邦解放軍、暹羅清邁地區的地方武裝等,對龍吉的水上貿易也采取支持態度。因為,水上貿易的開展,讓他們也能更容易獲得中國價廉物美的日用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