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探秘蘇萊曼山裂穀(2 / 2)

其實,在整個七十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清真之國的防空水平是很低的,根本沒有與超級大國北極熊進行空中較量。北極熊軍事占領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後,M國出於本國的利益考量,才開始武裝清真之國。針刺式手持式單兵導彈,隻到此時,才逐步進入清真之國之國的陸軍防空軍。

想到這裏,他回轉過身,帶著激動的神情,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林柱民第一個表示讚同,“我剛才也一直在想,如果老大在,他一定也會這麼幹。如果我們坐等情報,設想一下,如果情報等不來怎麼辦?聽任駝隊被襲嗎?老大如果也這樣,我們就不會有喀布爾河穀的勝利!”

哈提卜、比拉勒等人,都支持林濤和林柱民的意見。努爾·汗長老也不反對林濤的守株待兔計劃,但他提醒林濤,開伯爾大山在臨近兩國邊界的地段的山巔上,地形複雜,氣象惡劣,還是有名的高原雪狼領地。狼群總數足有上百隻,冬季大雪封山後,因缺少食物,時常下山攻擊鄰近的部族,小隊進山後,一定要防範雪狼襲擊。

兄弟小隊自然不會把野狼放在眼裏,當天夜裏,林濤和林柱民帶著小隊,全麵完善了計劃。

第二天淩晨,林濤帶著小隊,順著倫德河穀,開始向開伯爾山口穀地邊緣的大山內進發。這是一次極其艱難的山地行軍,小隊七個人,每人除攜帶原來的裝備包外,還要攜帶一枚FIM-92B型M軍製式“針刺”單兵防空導彈。

冬季的開伯爾山口,寒風勁吹,雪也在一個勁地下,河穀兩邊沒有路,植物茂密,灌木叢生,幹枯的茅草蒿草有半人深,極其難行。稍有不慎,就有跌入河穀的可能。順著河穀一直向大山深處走,隻到晚上十點多,才走到山腳下。

這裏氣溫略高,是倫德河穀的源頭。山巔上被大雪封山後,河穀便成了動物的樂園。一些生活在山巔的動物,如岩羊、盤羊等,都到河穀植物茂密處過冬。

一路上,偶爾會看到三五成群的盤羊、高鼻羚羊等動物,在安靜地咀嚼枯草。見到小隊,則驚慌遠去。不時會看到旱獺挖出的土丘,每一個土丘下的洞穴內,都有一群旱獺正在冬眠。

雖然大山兩邊都是部族區,但由於戰爭,同時由於這裏是狼的領地,一路上並未見到一個獵人。

薩布西丁選擇一個山洞,小隊進入山洞,燃起篝火,開始夜宵。

清晨又開始登山,薩布西丁和林柱民走在最前麵,作為尖兵。由於下了兩場大雪,又正是大寒流來襲,加上背負的重量大,登山異常吃力。財路陡峭,積雪覆蓋,很多地方,需要紮繩道,才能順利攀登,異常艱險。

當天夜裏,小隊就歇在半山腰一個小山洞裏。第二天傍晚時分,才終於登上山巔。山頂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2500米左右。而開伯爾山口峽穀最底部,海拔約800米,也就是說,開伯爾山巔相對海拔在1200米以上。

放眼望去,橫亙在清真之國和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蘇萊曼山脈,海拔也在2000多米以上,最高峰也在2500米左右。蘇萊曼山脈綿延700公裏,成為巴阿兩國的天然邊境線。

而開伯爾山,則和蘇萊曼山脈成“丁”字形。在丁字形的兩個肩下,即開伯爾山口峽穀和曹拉河源頭,清真之國各部署了一個防空營,配備中國產54式高射機槍和M國產“針刺”式手持式導彈。米-24P與米-8是從何處突入清真之國的呢?林濤決心從邊境線查起。

兩場大雪過後,整個山頂上人跡罕至,北風勁吹下,全是白皚皚的積雪。新下的雪表麵被寒風吹成一層硬冰,底下卻非常澎鬆,不小心就會跌入陷阱。尖兵林柱民和薩布西丁最危險,都先後跌入深坑,在眾人的協力營救下,才逃脫死亡險境。

夜裏,他們找不到山洞宿營,薩布西丁便在山巔背風處,挖出一處雪窩,小隊在裏麵苦熬了一夜。接下來的三天,他們順著山頂上的國境線,仔細探查地形,有兩天也是住這種臨時挖出的雪窩內。

到第五天早晨,山巔奧秘終於讓小隊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