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獵鷹計劃(2 / 2)

1987年12月7日,戈爾巴喬夫乘坐伊爾-62專機來到M國紐約,受到M國朝野熱烈歡迎。出盡風頭的戈爾巴喬夫,接著與尼根總統在白宮簽署了銷毀中程導彈條約。這一條約承諾,北極熊要銷毀1752枚導彈,而M國隻需銷毀859枚。

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標誌著這位北極熊總統,已經下決心要將自己的祖國和軍隊送進墳墓。這一不平等條約,賣國條約,令紅軍將領感到遭受奇恥大辱。戈爾巴喬夫“風光無限”地從美國訪問歸國時,從國防部到總參謀部,北極熊軍方竟然無一人到機場迎接。

軍方的不滿,並沒有阻止這位“總統”埋葬軍隊和國家的行動。

1987年12月19日,北極熊國家電視台首次向全國人民播放了第40集團軍在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戰鬥實況”。片子經過精心剪輯,血淋淋的鏡頭,飛舞的殘肢斷臂,傷員痛苦的哀嚎,無休無止的爆炸聲,灰頭土臉的紅軍戰士及他們的咒罵聲,被擊毀的坦克飛機……

血腥的電視畫麵,強烈震撼著這個國家的人民,反戰浪潮迅速席卷全國。

在輿論攻勢發揮了作用後,戈爾巴喬夫接著就命外長謝瓦爾德納澤,專程來到喀布爾,公開向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納吉布拉政府和紅軍第40集團軍宣布,北極熊將在一年時間內,全部從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撤軍。

接著,謝瓦爾德納澤又帶著納吉布拉來到塔什幹,秘密會見了戈爾巴喬夫。隨即,雙方發表了洋洋灑灑的聲明。聲明的核心內容有兩點,一是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政府要求蘇M兩國,擔任日內瓦協議的擔保人。二是即使阿巴日內瓦談判破裂,第40集團軍仍將按原計劃撤軍。

這一不同尋常的聲明,等於向世界公開宣布,北極熊是單方麵撤軍,不再有任何附加條件和政治前提。換句話說,北極熊已經徹底放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了,並徹底承認軍事占領完全失敗!

至此,北極熊軍隊,這支曾戰勝過法西斯德國和日本關東軍,並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偉大軍隊,完全被自己的“國家元首”出賣了。

在世界任何一支軍隊,撤退永遠是比進攻更加艱巨、更加嚴峻的課題。

撤軍重任落在了新任第40集團軍司令格羅莫夫中將肩上,格羅莫夫中將離開莫斯科前往喀布爾之前,阿赫羅梅耶夫元帥、索科洛夫元帥和瓦連尼科夫大將,都一再叮囑他,紅軍是有組織、有秩序地撤離,不是敗退和逃跑,不能造成無謂傷亡。

此時,位於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最南端的賈拉拉巴德,為保證部隊安全撤退,獨立第154分隊和第159摩步團,在空軍的配合下,對反政府武裝基地阿塔村進行了血腥圍剿,並將其夷為平地。獨立第154分隊摧毀了抵抗組織的軍事倉庫、補給村、中轉站等,繳獲並銷毀了大批武器彈藥。

就在這時,格魯烏取得可靠情報,M國重點資助的極端“聖戰者”組織希克馬蒂亞爾派武裝,正在白沙瓦開會,擬組織、發起對撤退的第159摩步團的尾追襲擊。

瓦連尼科夫大將、第40集團軍司令格羅莫夫中將當機立斷,命令格魯烏偵察總局特種偵察局局長科列斯尼克少將,親自指揮獨立第154分隊(“穆斯林營”),越境深入白沙瓦,實施斬首行動,摧毀希克馬蒂亞爾派武裝老巢。

科列斯尼克少將帶著副局長哈爾巴耶夫上校,風塵仆仆趕赴賈拉拉巴德,與薩哈托夫上校和克留多耶夫上校彙合,重啟“獵魔計劃”。隻不過這次打擊的目標,已經不是卡特亞爾要塞,而是極端“聖戰者”武裝組織希克馬蒂亞爾的老巢。

1988年4月14日,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和平協定”在日內瓦由阿巴兩國政府代表簽署。4月15日上午,位於白沙瓦郊區的一幢獨立莊園內,一場記者招待會正在舉行。希克馬蒂亞爾狂妄地公開宣稱,“蘇軍撤軍日期就是反政府武裝進攻日期,反政府武裝沒參與日內瓦協議的簽署,所以不承擔停火義務!”

下午,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最激進的極端宗教“聖戰者”組織希克馬蒂亞爾派400多名大小頭領,正在這座莊園內召開會議,研究尾追攻擊從賈拉巴巴德撤出的第159摩步團。

下午三點多,天空難得一片晴朗。

一陣悶雷一般的引擎轟鳴聲隱隱傳來,莊園四周角樓碉堡上的衛兵,忽然發現連綿的白雲下,一群銀光閃閃的直升機,向莊園猛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