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發現雌鹿蹤跡(2 / 2)

駝隊沿著河道邊的小路,踏著厚厚的積雪,一路向東。白駒駝著虞鬆遠和小地主,帶著騾隊,慢慢地行走著。努爾.汗長老派出兩名向導,都是三十多歲墩厚強悍的部民,他們騎著當地的矮腳騾子,與林柱民、阿卜杜拉兩名尖兵一起,行走在隊列的最前麵約百十米處。

薩布西丁和劉國棟斷後,他們抱著槍,走在隊列的最後邊百十米處。

這裏位於開伯爾山脈之中,河道兩岸,很多地方都是懸崖。騾隊不時要順著小路,翻越一個又一個的山頭。騾子耐力強,適宜於登山。登山時,隊員們會下來牽著騾子,減少它們的體力消耗。同時,步行登山,也是為了取暖。

隻有小地主,懶得不想動彈。頭蜷在腹下,不管白駒是上山還是下山,它都穩如磐石,睡得很安穩。這一路上,它就在不停地睡。

天亮時,駝隊在河道盡頭的一個山穀中紮下營寨,讓騾子進食草料,隊伍都在帳蓬內暫歇。劉國棟在帳蓬中用木炭點起炭火,開始煮奶茶。喝著熱騰騰的奶茶,隊員們圍坐在炭火旁,開始進早餐。小地主也和大家一樣,安然進餐。

毛蟲和謝爾娜做的玉米麵發麵餅子,小菜是中國的榨菜和羅卜幹、托爾哈姆部族的煙熏臘牛肉,雖然都是涼的,但別說多香了。小隊白天休息,晚上行動。山下就是一個大部族村落,但一整個白天,小隊並未暴露。

傍晚時分,正在值勤的拉紮克用對講機發出報警信號,虞鬆遠和林濤、哈提卜迅速進入觀察哨。拉紮克臥在岩石旁邊,而小地主則忠實地蹲在岩石積雪上,聚精會神地盯著山下。“隊長,剛才遠處高空中有直升機聲音,從北向南。雲太厚了,用望遠鏡觀察不到,聽聲音象是兩架飛機。”

“繼續觀察。”

虞鬆遠等人觀察了一會,便回到帳蓬。眾人對著地圖大為欣喜,果然與先前的判斷完全一致。“這兩架飛機,肯定是被稱為‘雌鹿’的最新型米-24P。它性能優異,現在出發,就是為夜裏攻擊喀布河穀裏的運輸商隊。”林濤說。

天已經完全黑下來,小隊進餐後,騾子也已經進料完畢,開始出發。悄悄越過腳下的部族村落,穿越公路,進入希拉曼河穀。然後順著河穀邊的公路,加速前進。這裏都是部族居住區,山中沙石公路兩邊都是一個一個部族村落。

第三天淩晨以前,小隊到達吉特爾部族住地。吉特爾部族不大,隻有三四千人,都居住在喀布爾河邊的寨子裏,這個寨子,由於有大量的駐軍,其實就是個小鎮。後麵就是大山,寨子在山下的高地。夏天大水季節,喀布爾河河水暴漲時,河水能淹到村子邊緣的石坡下。

此刻,大量的平底船都擠在河灘邊。這裏已經成為繁忙的中轉小港灣,從白沙瓦逆流而上,大量軍火被轉運到這裏,從這裏被裝上駝隊,進入喀布爾河右側。然後從兩國邊境線,有數十條路可以進入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境內,北極熊根本防不勝防。

這裏離邊境線有十幾公裏,是河防重鎮,駐著一個清真之國陸軍高射炮營,配備一個手持式導彈連,負責河道防空。但是,順著喀布爾河上行,兩邊多是高山峽穀,仍不時有斯貝茨納茲乘坐直升機,在崇山峻嶺中出沒,隔三差五,就會有平底船隊或駝隊遭殃,傷亡損失慘重。

從戰術角度看,斯貝茨納茲這樣選擇完全是對的。與其在邊境數十條小路上埋伏賭運氣,不如直接深入喀布爾河穀,絕不會空手而歸。

在村落邊緣,一個廢棄的院落,被選做落腳地。院落很完整,與其它住宅一樣,就是一個白白的石頭堡壘。劉國棟在院子裏的舊水井裏打上水,化驗了一下,完全可以飲用。他在室內點起篝火,讓大家取暖、休息,薩布西丁則已經將廚房收拾了出來,開始燒水。

比拉勒、阿卜杜拉騎著騾子到小鎮的巴紮去了一會,買來了早餐、平底鐵鍋、塑料水桶、糧食、草料等。而林柱民和拉紮克,則帶著兩個部民,很快就在院子一邊,用帆布搭成了馬廄,給騾子喂上草料。

上午,小地主值班,小隊鑽進睡袋,集體補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