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幕後黑手(2 / 2)

布熱津斯基和中情局局長蓋茨,兩人聯袂導演的這場秘密行動大戲,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終,它將北極熊拖進了高原戰爭,這一巨大的戰爭陷阱。

1979年12月27日,當北極熊軍隊第40集團軍的裝甲集群,正式跨過邊界的那一刻,布熱津斯基欣喜地,再一次給卡特總統寫了一份說明,“總統先生,我們終於有機會也給北極熊人,來一場越南戰爭了……”

北極熊對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全麵入侵,標誌著M國對反抗武裝支持的步步升級。1980年1月,北極熊坦克開進喀布爾的三周後,M國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主動訪問北京,爭取並籌劃將輕武器從中國轉運到清真之國,並交到已經在那裏拉起的,一支由M國支持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抵抗組織手中。

由於北極熊的入侵行動,使中國的西部邊境安全也直接受到了威脅,因此中國政府和人民,支援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正義戰爭。布朗此次訪華,取得了預期成果。他還和埃及也達成了類似的交易,從該國購買大量AK係列輕武器,由M國飛機從開羅運到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抵抗者手中。

M國發動“秘密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把北極熊拖入一場能耗盡其資源的長期戰爭中,以報越南戰爭的一箭之仇。M國德克薩斯州民主黨議員查爾斯.威爾遜,則公開宣稱:

“我們在安南死了58000多人,我們也要還北極熊一個‘越戰’……對此我有點癡迷,就因為安南。我覺得北極熊也應該嚐嚐這個滋味……我一直有這樣的觀點,那就是花點錢打擊對手,要比國防部的其它開支要劃得來。”

聖戰者組織有7個主要派別,他們之間經常為了領地和鴉片生意,而互相大打出手。為了打擊北極熊人,中情局故意選擇了最極端的派別,作為鼎力支持的對象。他們把大部分武器裝備,給了以希克馬蒂亞爾為首的極端組織,這是一個瘋狂的原教旨主義者。

M國人不擇手段的秘密援助,將為將來留下無窮禍根。

布熱津斯基的目標,不僅僅是要把北極熊趕出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他還在考慮如何在北極熊內部製造麻煩。他的計劃是,向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中亞和北極熊各加盟共和國,輸出民族主義和伊斯蘭教義的意識形態,從“亂其思想”開始,破壞北極熊的內部秩序。

俞處長說,“為分化、瓦解敵對國家,布熱津斯基從意識形態、理想信念、思想基礎入手,來動搖北極熊的國本,讓其從內部亂起,這是國家間較量時最狠的一招。盡管這麼做會培養出極端組織,會有無窮後患,但他並無悔意。”

布熱津斯基曾厲聲責問反對“秘密戰爭”計劃的人,“從曆史觀點上來看,製造幾個激進的穆斯林組織,和解放東歐並結束冷戰相比,哪個更重要?”換句話說,M國人發動秘密援助計劃,目的就是要拖垮北極熊,取得冷戰勝利,這是M國最高的國家目標。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M國在清真之國政府的支持下,從逃到清真之國的300萬山人伊斯蘭共和國難民中,招募並培訓聖戰者,還從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組織了一支雇傭軍。這一龐大的秘密援助計劃,是二戰之後M國規模最大的秘密軍事行動計劃。

M國中央情報局成了這一龐大計劃的總協調人,他們從埃及、中國、波蘭、以色列等地,采購並安排生產大量蘇式武器,運給抵抗組織。此外,它還組織M國、埃及、中國和波斯的軍事顧問,對聖戰者開展軍事訓練。並鼓動阿拉伯國家捐款,其中沙特每年提供的經費高達上億美元。

1981年,羅納德.尼根當選M國總統,他公開稱讚“聖戰者”為“自由鬥士”。M國對聖戰者的援助,也比卡特時期大為增加。他責成中情局局長威廉姆.凱爾西,全力支持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秘密戰爭”。

這一時期,中央情報局主要從中國購買突擊步槍、榴彈槍、地雷和SA-7防空導彈等武器。運到清真之國後,再轉遠至抵抗組織或“聖戰者”手中。從1981年至1983年,支持抵抗組織的武器彈藥數量逐年增加,每年都超過1萬噸。

“前麵小俞簡報了戰爭背後發生的一切,大國爭霸,國家較量,何苦冷酷血腥。下麵讓我們探討一下,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和清真之國,這兩個國家為什麼讓M國和北極熊,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如此惦記?必須從地緣政治背景上,去尋找答案。”施鶴飛說完,俞處長接著開始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