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信(2 / 3)

最終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敗。

不過,這一次,安德烈什麼都沒有說。

陸斯恩雙腳分開的姿勢對了,兩手握的位置也對了,也知道應該小心翼翼地先將木杆湊向距離蜂窩最合適的位置,最終的失敗,隻是因為熟練的程度不夠。

“下一個。”“再下一個。”

農奴們又一位接一位地嚐試。

“怎麼樣?”最後一名農奴也嚐試了第二遍之後,吳清晨向安德烈問道:“你看,我說的沒錯吧,你畫的東西絕對管用!”

何止管用?

第二輪,農奴們嚐試的時候,安德烈一直沉默地站在旁邊,他看的很清楚:雖然成功的比率依然不高,但有了畫板的對照,大部分農奴都至少保證了姿勢的正確性。

可是……這怎麼可能呢!

旁觀的過程中,安德烈一次又一次地仔細審視自己親手畫出來的畫板。

安德烈很清楚,教會的繪畫技巧以寫實為主,確實能夠做到相當逼真的形象再現。

如果這是一副正常的圖畫,一塊花了兩天時間繪製出來的畫板,安德烈一點都不奇怪農奴們能夠有樣學樣。

可是,僅僅一小會塗鴉出來的內容,就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這使得安德烈那顆小腦袋,不由自主地開始懷疑,自己從剛剛懂事的時候開始,就每天都辛辛苦苦練習,到底有什麼價值。

這個迷茫的小孩,怎麼也不會想到,地球團隊設計移動蜂巢的方案時,幾個最重要的設計要求裏,排名相當靠前的幾個就有場景的簡單性,動作的低關聯性,以及關鍵點的高識別度。

根據這些要求製定出來的最終方案,才能最適合艾克麗農奴空白的頭腦,最符合中古世界空白的設備條件,順便也最能加強安德烈首次見識簡筆畫的震撼程度,最能加強安德烈日後對簡筆畫的擁護程度。

這樣的方式,再加上安德烈繪畫時,吳清晨在旁邊不斷的明示暗示,便最終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再畫一個!”

安德烈自己拾起一塊木板,拿起木炭:“那個誰……那邊幾個,開始幹活!”

“約克,哈裏……”吳清晨對領主牲畜棚的四名農奴說道:“再來幾次,給安德烈老爺看看你們幹活的模樣。”

約克等四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演示。

“洛斯……”擺好木板,安德烈說道:“說吧,畫哪些!”

“畫雷克斯吧,接樹枝的那個。”吳清晨指了指,“唔,還是一樣,草地不要,太陽不要,灌木叢也不要!”

抗拒心理變成了好奇和期待,這一次,安德烈畫的更快。

僅十幾分鍾,中古世界第二塊簡筆風格的畫板,新鮮出爐。

用自我欣賞的目光看了足足兩分鍾,安德烈才對農奴群招手:“來,接樹枝的家夥都過來,試試看。”

還是同樣的步驟,不插畫板試一次,插上畫板再試一次。

結果進一步加強了安德烈的認知:自己繪出來的畫板,確實效果顯著!

沒有畫板的對照,幾乎全部的農奴,都在根據自己想象的方式,自由發揮,錯誤百出。

有了畫板參考,大部分農奴們明顯改善,姿勢,位置,距離都把握的比較準確。

“很好!”

安德烈用力攥住了拳頭。

果然有用……不,果然非常有用!

這麼好用的辦法!這麼好用的畫法!我一定要好好練一下!

“那就麻煩你了。”安德烈剛剛開始興奮,吳清晨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可能會有點辛苦。”

“咦?怎麼了?”安德烈扭過頭。

“移蜂窩需要四個人……”

“哦,我馬上畫。”

正好練習一下……

安德烈拿起了兩塊木板。

很快,舉火把的,扛斧頭的畫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