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雷同稿”起風波(1 / 2)

一大早,王副總編親自到編輯部辦公室,給康主任及全體記者開會,訓話,他鐵青著那張方方正正的黑臉,目光冷森森的,盯的人汗毛孔和骨頭發寒,一屋子的記者不敢抬頭,仿佛全都做錯了事。康主任的臉色更是難看,他陪著笑容,可臉上的表情比哭還難看。

王副總編用目光懲罰了編輯部全體人員一分鍾之後,屋裏一丁點兒聲音都沒有了,可以聽見有人發出的呼吸聲,那是過於緊張的結果。陰森的氣氛像凍了三個月的大冰塊兒,還有人直往喉嚨裏咽唾液,那也是過於緊張所致。王副總編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領導權威的體現。他講話了:

同誌們!全體記者同誌們!今天,我要說一件事。沒說之前,可能你們已經猜著我要說什麼了?是吧,小唐!

他的目光冷冷地掃向唐剛,跑農業線兒的毛頭小夥兒。小唐打了個哆嗦,差點從椅子上溜到地板上,口吃地說“是是”。心中有鬼,小唐當然害怕,昨天,他沒出去采訪,和剛認識的女朋友逛公園去了,他發的那篇“糧價平穩中有升,今秋農民收入可望增加”的新聞,是城市晚報記者周小雷把新聞通稿略加修改後傳給他的,就是說,“兄弟二人”的新聞內容極相似,觀點、標題、段落、句子甚至標點。憑這一點,輕則罰200元至500元,重則開除或轉到廣告部,而通報批語一上牆,全報社就會知道,一小時後整個三陽市新聞圈就會知道----《三陽日報》的記者唐剛“抄襲新聞”了。這對於記者的職業生涯來說絕對是判了死刑,以後沒法兒在大眾媒體圈混了。

小唐怯怯地看著王副總編,嘴巴木木地咧著,他準備當王副總編宣布這件事,他或者當眾求饒,跪地磕頭也行,絕不要外傳,或者大哭以泄悲傷。可是,王副總編冷冷的目光很快收了回去,他仿佛從小唐的臉上讀出了什麼,覺得震懾效果已經達到,於是滿意自得地掃視了一圈,接著訓話:

我要說的問題是,現在很多同誌,為了評分,為了績效考核,為了稿費,已經忘了作為一名記者最起碼的職業道德,我知道,你們和晚報、晨報、商震、周報的記者,甚至電視台、電台的記者都串通一氣了,一篇稿子大家傳,一個采訪事件去一家媒體記者,第二天各大媒體全見報,發出來的新聞差不多一樣。你們知道,老百姓怎麼說嗎?他們說,唉呀,現在這報紙也沒個看了,老張家和老李家說的事兒都一樣,一點區別都沒有,幹嘛還要花一塊錢買三份,寧可花四毛錢買一份也夠了嘛!

這些議論是我在報攤兒上聽見的,當時,那個老大爺手裏拿的就是我們的報紙!

說完這句話,王副總編憤憤地把一份《三陽日報》摔到桌子上,“啪”的一聲代表了他最高級別的憤怒。很多人都哆嗦了,包括康主任,這意味著他的失職!都怪自己太心慈麵軟,顧及大家的麵子和采訪困難,而沒有把原則問題放在首位,所以,這事兒要罰,他是首當其衝,不可逃脫的。

王副總編接著訓話:

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到非懲製不可的程度了!如果不處理幾個人,就有人的膽子會大到天上去,哪天再捅出個大摟子來,報社就得關門,我們都得回家了!

王西子,你站起來,你跟大家把記者的職業道德守則說一說,記不住的話,可以把工作手冊拿出來念!

西子挺著大肚子站了起來,手裏拿著一本報社發的工作手冊,翻到了記者職業道德一頁,問:“李總,我現在開念了?”

念!王副總編大聲說。

西子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念著一條又一條,另一手扶著桌邊。念完第五條,王副總編說了聲“好了!”西子停下來,費力地坐下來。

王副總編轉過頭,對著康主任,作為上司和下屬,頭一次在公開場合而且還是當著下下屬的麵,他們首次公開就敏感、原則話題對上陣了。

康主任,你是報社最年輕、最有前途的幹部,也是我們的重點培養對象,報社對你寄予了多大的期望你知道麼?現在你把編輯部帶成一盤散沙了,軍心鬥誌全無,大家靠傳稿、抄稿、編新聞混飯吃,這樣下去,你把報社害了,也把大家坑了!他們這麼年輕,大有希望,可得有個好人來帶,現在出了這麼嚴重的事情,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裏把局麵扭轉過來,拿出幾個重頭好選題,做幾期重磅新聞,給報社爭爭臉,讓市裏省裏領導看看,我們是黨報大報,和他們小報兒不一樣!還有,雷同新聞的事兒得一查到底,是誰的責任一定要處理,該罰的罰,該降工資的降工資,造成影響大的一定要開除,不能手軟!

康主任隻有點頭說“是”的份兒,臉上也不陪笑了。

說完了,王副總編覺得教育效果已經達到了,心中怒氣消了不少,放低了聲音,說話的語氣由嚴厲換成語重心長。說“有事不多待,大家好好反省反省”,就往門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