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愉悅工作(1 / 3)

第八章 愉悅工作

“我的工作我做主”,工作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份量越來越重,隻有愉悅工作、樂在工作,才能愛上你的工作。

特殊的魚市

在美國有個很特殊的魚市場,在那裏買魚是一種享受。在那個魚市場裏也有一般魚市場常有的刺鼻的血腥味,但不同的是,向顧客撲麵而來的是魚販們歡快的笑聲。他們麵帶笑容,像合作無間的棒球隊員,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條鱈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了。”“8隻螃蟹飛到堪薩斯了。”

有人問當地的魚販:“你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為什麼還會有這麼愉快的心情呢?”

魚販說,事實上,幾年前的這個魚市場本來也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後來,大家認為與其每天抱怨沉悶的工作,不如改變一下工作的方式。幹是,他們不再抱怨生活的本身,而是把賣魚當成一種藝術。再後來,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一串笑聲接著一串笑聲,他們在魚市場中創造了奇跡。

魚販又說,大夥幹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馬戲團演員相媲美。這種工作的氣氛還影晌了附近的上班族,他們常到這兒來和魚販用餐,感染他們樂於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沒有辦法提升工作士氣的主管還專程跑到這裏來詢問:“為什麼你們一整天在這個充滿血腥味的地方做苦工,竟然還這麼快樂?”他們已經習慣了給這些不順心的人排憂解難。實際上,並不是生活虧待了我們,而是我們的期求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時候,魚販們還會邀請顧客參加接魚遊戲。即使是怕腥味的人,也很樂意在熱情的掌聲中一試再試,意猶未盡。每個愁眉不展的人進了這個魚市場,都會笑逐顏開地離開,手中還會提滿了情不自禁買下的魚貨,而且心裏似乎也會悟出一點道理來。

智慧點撥

工作不能太呆板,太機械,要把工作藝術化。這樣,在工作中自然會有興趣,自然會盡力去做。

房 子

有個老木匠告訴老板說,他準備退休,要離開建築行業,一是因為年紀比較大,再者是因為想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工人,老板舍不得讓他走,想讓他再幫自己最後一個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同意了。於是,他開始建他的最後一座房子。老木匠幹活很快,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經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幹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老木匠,說:“你在我這裏工作了很多年,一直是我的左膀右臂,今天你要走了,我不知道該送你什麼禮物,後來我又想了想:你給別人蓋了一輩子的房子,到頭來卻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座房子,所以我就讓你給你自己蓋個房子,從今天起這個房子,就屬於你了。”

老木匠目瞪口呆,同時又感到很羞愧。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也許就不會這樣了,而現在,他得到的是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

智慧點撥

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你的工作,就應該把它當作你的興趣,慢慢地接受它、喜歡它,盡心盡力地把它做好。

年輕的修女

一位年輕的修女進入修道院以後一直在從事織掛毯這項工作。做了幾個星期之後,有一天她拂袖而去。“我再也做不下去了!”她說道:“給我的指示簡直不知所雲,我一直在用鮮黃色的絲線編織,卻突然又要我打結、又要把線剪斷,完全沒有道理,真是浪費時間。”

在另一旁織毯的老修女說:“孩子,你的工作並沒有浪費,其實你織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帶她走到在工作室裏攤開的掛毯麵前,年輕的修女看呆了。原來她編織的是一幅美麗的《三王來朝》圖,黃線織出的那一部分是聖嬰頭上的光環。

智慧點撥

在工作中,隻有看到自己進行的工作存在的價值,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所進行工作的真正意義。所以永遠不要輕視自己的工作。

小不忍,則亂大謀

巴頓將軍某日來到後線醫院看望傷員。

巴頓將軍走到一病號前,他問道:“你有什麼要求?”

病號要求回國,巴頓將軍又問:“為什麼?”

病號開始抽泣:“我的神經不好。”巴頓又問:“你說什麼?”病號回答說:“我的神經不好,我聽不得炮聲。”

將軍大吼:“去你的神經,你是個膽小鬼,你是混蛋。”然後他給了這個病號一個耳光,並說:“我不允許一個王八蛋在我們這些勇敢戰士麵前抽泣。”他又一次揍了那病號,把病號的軍帽丟至門外。同時又大聲對醫務人員說:“你們以後不能接受這些龜兒子,他們一點事也沒有,我不允許這種沒有半點漢子氣的王八蛋在醫院內占位置。”

他再次回頭對病號吼道:“你必須到前線去,你可能被打死,但你必須上前線。如果你不去,我就命令行刑隊把你斃了。說實在的,我本該現在就親手把你斃了。”

這個消息很快被揭發,於是引起了美國國內的極大反應。好些母親要求撤巴頓的職,有一個人權團體還要求對巴頓進行軍法審判。盡管後來馬歇爾從大局出發,決定化大事為小事,化小事為無事,但打罵士兵使巴頓聲名狼藉。這是1943年,巴頓將晉升上將時的事。而這種輕率、浮躁的作風,以及政治上的偏見也為他埋下了戰後被撤職的禍根。

智慧點撥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什麼人,做什麼事,都要把握好分寸,否則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後果。

充滿想象力的弱智

蘭納德一生下來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不但身體扭曲變形,反應遲鈍,而且身患絕症,如今病魔正一點點地吞噬著他的生命。盡管如此,他的父母仍舊盡最大的努力讓他過正常的生活,並且把他送到小學讀書。

蘭納德12歲的時候,才讀到小學二年級。很顯然,他的學習能力非常有限。上課的時候,他會在座位上不停地扭動身子,嘴裏流著口水,發出呼嗜呼嗜的聲音。有時他也能很清楚很明白地說話,就好象有一道亮光洞穿了腦中的重重黑暗。但是,這種情況非常稀少而且短暫。大多數時候,蘭納德總是會使布蘭妮老師發火。

一天,布蘭妮老師打電話給蘭納德的父母,請他們到學校來。

空蕩蕩的教室裏,蘭納德的父母惴惴不安地坐在座位上。布蘭妮老師對他們說:“蘭納德應該到特教學校去上學。讓他和這些學習上沒有障礙的比他年齡小5歲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對他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聽了老師的話,蘭納德的母親傷心地哭了起來。蘭納德的父親說:“布蘭妮小姐,你知道,這附近沒有那種學校。如果我們把蘭納德從這所學校帶走的話,對他來說會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因為我們知道他很喜歡這裏。”

蘭納德的父母離開以後,布蘭妮靜靜地凝視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獨自一人在教室裏坐了很久很久。她感到那冰雪的冷酷似乎已經滲透到她的靈魂深處了。她雖然很同情蘭納德,但繼續讓蘭納德在她的班級裏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她還有其他20個孩子要教,而蘭納德會使他們分散注意力、不安心學習的。此外,蘭納德根本就學不會閱讀和書寫,為什麼還要在他身上浪費更多的時間呢?

然而,她突然覺得有一種罪惡感籠罩了她的心靈。“哦,上帝,”她大聲地祈禱著,“請您幫助我吧!讓我對蘭納德多些耐心吧!”

從那以後,布蘭妮老師竭力不讓自己老是去注意蘭納德製造的噪音和他那茫然的目光。

有一天,蘭納德拖著他那殘疾的腿一瘸一拐地走到講台前,“我愛您,布蘭妮小姐!”他大聲說道,聲音大得全班同學都能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