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修身養性
養生的十宜和十不宜
1.發宜常梳不宜蓬:梳頭可活頭部血脈、神清意爽;蓬頭亂發使人倦怠消沉、發枯無華。
2.目宜常轉不宜凝:雙目久視物後要遠眺近旋、閉目瞬養;久凝不動便目幹臉澀,視覺疲勞。
3.齒宜常叩不宜磨:上下牙齒輕輕對叩,振動根係,使血運旺盛祛牙病;磨牙卻有損牙表麵釉質的堅固。
4.心宜歡樂不宜愁:開懷常樂,談笑風生,心情自然舒暢。
5.肝宜溫和不宜燥:遇煩惱事隻有以溫克怒,肝膽才能疏泄通達。
6.肺宜溫潤不宜燥:肺宜溫潤的空氣,有助於呼吸道防病,避免唇幹,咽痛、咳濃痰。
7.胃宜規律不宜暴:飲食須有規律,定時定量方有補益。
8.腹宜常暖不宜涼:腹部要注意保暖。
9.皮膚宜幹不宜濕:要衣著幹燥、清潔。
10.手肢宜動不宜靜:勤動手腳、四肢關節,可活路經絡,通達調解全身。
秋季養生五要訣
1.宜早睡早起:秋季,天氣轉涼,風聲勁急,地氣清爽,人們宜早睡早起,使心境安逸安靜,神氣收斂,避免肺氣受燥邪的損害,保持肺的清爽功能。
2.宜秋凍:秋季日夜溫差較大,早晚氣溫較低,健康人不可頓添厚衣,宜稍穿薄衣,稍帶寒冷,民間有“春捂秋凍”即是此意。適當地“凍凍”,有利於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宜寧誌:秋景凋零肅殺,易引起傷感憂鬱的情緒,而致情誌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持心情寧靜。在秋高氣爽時,不妨外出旅遊,登高望遠,陶冶情操,增進健康。
4.調飲食:秋季的飲食宜清潤、平補,避免老薑、生蔥、生蒜、胡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香燥之品及薰烤、肥膩之食,要多吃些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多食富含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5.勤習吐納:具體方法是:每日清晨洗漱後,於靜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遍,然後用舌口中攪動,待口水滿時,分三口咽入肚中,同時用意念送到丹田,稍停片刻,緩緩作腹式深呼吸。呼氣時,口唇微張,默念“戲”音,但不必出聲。
健康的“座右銘”
健康的體質,是人們生活幸福的要素之一。要使自己身體健康,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勞動——長壽”,“運動——健康”,已成為人們長壽和健康的秘訣。經常從事勞動和體育鍛煉,對身體大有益處。運動不但使肌肉發達,體力增加,身體結實,還會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抵禦各種病菌的侵襲。
2.衛生:搞好公共衛生和個人衛和不單是為了整潔好看,更重要的是能減少患病。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可以防治腸道傳染病和腸寄生蟲,常洗澡能減少得皮膚病的機會,每天刷牙,一般不會得齲齒等牙病。
3.樂觀:憂愁、沮喪、煩悶、焦慮,會使人體出現許多不良反應,如外周血管收縮,肌肉鬆馳,消化腺活動下降,呼吸次數減少等。因此,對生活要持樂觀態度,對未來要充滿信心。
如何抗衰老
要想長壽,必須抗衰防老。在日本已形成一套抗衰老法,這套辦法的基本內容是:
1.長期定時慢跑:慢跑和行走是人體最完美的運動,不但有利於鍛煉肌肉和心髒,而且可以鍛煉大腦。
2.適度限食:過食超重者,平均壽命可縮短10年左右。一般認為,每頓七八成飽即可,實行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
3.堅持防癌十原則:不偏食、不抽煙、少飲酒,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少吃鹽,不吃或少吃熏煎食品,多吃蔬菜,少吃脂肪,適量攝入維生素A、B、C、E,不過度曬太陽,講究清潔衛生。
4.積極進行食補。
5.食高碘蛋:所謂高碘蛋就是含碘量比普遍雞蛋高30~100倍的雞蛋。
6.勤用腦:不論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者,晚年應盡量用腦,以減緩腦部衰退,保持大腦年輕。
清晨喝杯水能使人健康又益壽
清晨空腹喝杯水,對健康、延年益壽可有以下好處:
1.利尿作用:清晨空腹飲水,15~30分鍾就有利尿作用,一小時可達到高峰。
2.排毒作用:因動物蛋白質在體內經過代謝分解會產生一定的毒性物質,所以早上起床後有必要飲水促進排尿。
3.可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發生:早上起來喝杯溫開水,可以把頭天晚餐吃進體內的氯化鈉(即食鹽)很快排出體外。平時多飲水愛喝茶水的人,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發病率就較低。
4.通便作用:清晨飲水可預防習慣性便秘。
5.防治泌尿係統結石及泌尿係統感染:早上飲水能馬上起到利尿、稀釋尿液,使尿酸鹽結晶不易沉積。
6.對防治膽囊炎、膽石症有好處。
粗米能延年益壽
粗米胚芽中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E為脂溶性物質,是天然的抗氧化劑,是維持人體細胞膜正常功能的重要組織成分。如果缺乏維生素E,人體細胞機能就會下降,婦女就會患不孕症,人體易出現衰老現象,例如皮膚光澤消失,皺紋增多,產生褐斑等。
粗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含量很多,每日能食一餐粗米即可攝取維生素E的必需量的1/3,如大量地食用粗米和素食,則每日的維生素E的供給量即可充足。
據調查,日本人的長壽老人雖多,但不如其他國家,這與他們對維生素E的攝取量不足有密切關係。盡管他們從大豆和魚、貝等食物中攝取大量的對健康長壽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但是他們卻缺乏維生素E。如果日本人在大量食用上述食品的同時,再充分補給一些粗米胚芽,即可解決這一問題。粗米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又含有維生素E,因此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食品。
經常活動手指可健腦
1.盡量多用兩隻手活動:不要偏用一隻手,否則對大腦的兩個半球的開發不利。
2.培養手指的靈巧性:如書法、繪畫、彈琴、做手工藝品等。
3.鍛煉皮膚的敏感性:如兩手交替伸入熱水和冷水中叩擊手掌和指甲等。
4.使手指的活動多樣化:如打球、玩健身球等。
雙手並用可防腦溢血的竅門
有60%的腦滋血發生在大腦右半球。因而醫學界提出:應鼓勵人們多使用左手和左半身,讓左右手並用,以有利於健康長壽。大腦的左右半球是交叉支配對側肢體和軀幹的。長期使用右手和活動右半身的人會導致左側大腦半球負擔過重,以致神經疲勞,記憶力減退,對外來刺激反應遲鈍。而長期不用或少用左手和左半身,右側大腦半球就得不到鍛煉。提倡左右手並用,既可減輕大腦左半球的負擔,又能鍛煉大腦右半球,從而加強大腦右半球的協調機能,防止或延遲腦溢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