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不教,父之過(1 / 1)

清朝乾隆年間,河北保定府有一人家,住的是竹籬瓦舍,吃的是五穀雜糧,貧窮的很。男主人名叫邵林嗣,女主人名叫易水邊,他們彼此有個兒子,取名為邵雲華,字子墨,圖望子成龍。

“林嗣啊,吃飯了,子墨呢?還沒回來嗎?”易水邊邊做飯邊問道邵林嗣。“沒呢,這孩子又不知道跑到哪跟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了,真是沒有一天讓咱們安心哪!”邵林嗣一提起不爭氣的兒子就歎氣。

“這孩子也真是太不像話了,天天讓咱們為他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咱們家窮,供不起兒子讀書,隻盼著他能夠收斂些,老實些,將來娶個兒媳,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可是呢,事與願違,兒子偏偏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這才被吸引上了。早知道,咱們不應該在這裏落居,應該擇木而棲,人家孟母三遷,不也是為了兒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嗎?”易水邊邊上菜邊煩惱道。

“其實,都怪我呀!過去沒有好好的教育他,隻是一貫的寵他,孩子長大了,心野了,翅膀硬了,就不聽咱們的了。所謂恃寵而矯,都是我一再的庇護他、矯慣他的原因哪!”邵林嗣抱怨道。“你呀,就不要自責了,要說沒有教育好孩子,我也有份哪!咱們畢竟就他這麼一個獨生兒子,不寵著他,去寵誰呢?”易水邊寬慰道。

“我知道你在寬慰我的心,可我後悔呀!盼著兒子能為邵家光宗耀祖,嗨,我看哪!是指望不上咯!”邵林嗣對兒子失去寄托的希望。“你別這麼說呀!說不定兒子哪一天給咱們帶來驚喜呢!”易水邊對兒子的將來充滿著希望。“嗨,也許吧!說不定我老了,也看不到那天了。”邵林嗣始終未對兒子抱有期望。

他之所以這麼說,完全在於他的年紀,邵林嗣如今五十有餘,他是老來得子,所以,他對兒子特別溺愛,從而使兒子走向了斜坡,後悔莫及。

“林嗣啊,對兒子,你就真的一點期望都沒有了嗎?”易水邊憂慮道。“兒子始終都不肯體諒咱們的心,說了他多少回了,他始終都不肯聽,我有什麼辦法呢?”邵林嗣再次的歎氣道。易水邊見丈夫如此,默默的唉聲歎氣著……

說到這位邵家公子子墨,正被邵林嗣說準了,他正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今天,他們來到了鎮上的賭坊,看到別人興致勃勃的玩著,邵子墨忍不住的叫嚷起來:“賭大、賭大”誰知最後擲出的點子為九,為大,賭大的人歡呼勝利,賭小的人無不歎氣。旁邊的一個人衝他喊道:“臭小子,你來摻和做什麼?滾的遠遠的。”“哼,有什麼了不起?大不了老子今後不來了。”邵子墨不屑的說道。

“子墨,來這裏呀,這裏有好玩的耶!”朋友高呼著嗓子對他喊道。“哎,我來了。”邵子墨順著聲音的方向走去,隻見一桌上的人沒有不拿上幾十兩銀子來賭的,他一摸索自己的銀子,隻有兩文錢,他難為情的低下了頭,沮喪的他就想往外撤。

“邵子墨,你要去哪啊?不從這裏玩了嗎?”朋友見他要走,問道。“你們玩吧,我回去了。”邵子墨灰頭土臉的回道他們。“沒關係,不就是沒錢嘛!老子我借你,回頭再還我就是。”一個朋友瞧出了他的心事,便慷慨道。聽到這裏,邵子墨原本興高采烈的想回去接受朋友的心意,突然,他又心想:本來手上的這點小錢還是從家裏摸索出來的,回頭還他,哪有那麼多銀子?算了,還是回去吧!說完,他就想出去。

“喂,子墨,你回來跟我們大家一起玩呀!這裏的賭場比起咱們那個來,是有多氣派就有多氣派呀!”“你們慢慢玩吧,我不奉陪了。”說完,就走出了賭坊回家去了。

回到家裏,他雖然看到父母準備了飯菜等著自己,一向心高氣傲的他,不管他們心想什麼,隻將今天不愉快的事情脫口而出:“爹、娘,我們幾個去了鎮上的賭坊,看到他們各個都是闊手,都是幾十兩、幾百兩、幾千兩的銀子往外出,可我卻隻有這一兩文錢,我難為情的走出來,沒臉再進去跟他們玩。爹、娘,你們還有多少銀子,都借給我吧!回頭贏了,我一定雙倍的還你們,如何?”

“你竟然跟他們去了那種地方,真是不像話,我告訴你,我警告你,以後,不準再跟他們來往,你聽到了嗎?”邵林嗣嚴肅的管教道。

“為什麼?爹,以前,我幹什麼,做什麼,你們從不管我的,為什麼近來這些日子,你們總是管我這個、管我那個的,我不要約束,我要自由。”子墨不痛快的嚷著嗓門道。

“以前對你的放縱是爹的錯誤,現在對你的嚴肅管教是爹對你的教育,你必須聽。”邵林嗣耐著性子溫和的對子墨說。

“我不聽,我要和他們一起玩,我不管。”說完,扭頭就往房裏鑽。

“這孩子,真拿他沒辦法!”邵林嗣煩惱之極。易水邊也不禁拿兒子的性情而感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