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剿匪勝利?(2 / 2)

諸葛亮一邊打開請帖,一邊問道:“何人送的請柬?”

文仁笑道:“你們的對頭,萬山土匪啊。”

諸葛亮大驚,險些把手上請帖丟了。這住處自認為非常隱秘,十姓中也沒幾個人知道,沒想到對手卻了如指掌,連進門暗語都了解。自己的小命感情一直被人家攥在手裏,可笑自己還感覺良好,認為大局在握。

諸葛亮也非常人,很快鎮靜下來,調整好心情,客氣的請文仁入內,自己拆信細讀:

“孔明小友:

吾乃祖淵,萬山匪首也。三年之約已去二載,君等三人已破深壘、探巢穴,勝券在握,賭約至此可止矣。

老夫不才,聊備薄酒,灑掃候君,能得睹後生神采,幸甚、慰甚,望君勿辭。

匪首祖淵手書”

諸葛亮心想:這是認可我們贏了?對手明明舉手就可以翻盤。看來他們的動機果然不在此。依請帖看,龐統和馬良肯定也在被邀之列,不如先會合他們,一起前去比較妥當,也好路上商議下如何應對。

諸葛亮忙叫醒黃先,讓他回家知會黃承彥,自己則出門去萬山會合龐統和馬良。文仁也不作反對,隻說祖老已經在府內等候,不要多做耽擱才好。待諸葛亮安排完畢,文仁便施禮告辭。

萬山深處,盛方與他的十餘個手下整束停當,大搖大擺走了出來。雖然活捉山匪有重賞,可還是沒人敢上前湊乎。尤其有林家的家丁認出為首的那位正是一招擊敗林通的好漢,更沒人敢去觸黴頭。

龐統和馬良聽說糾纏許久的對頭出來了,點名要他倆出去見見麵,麵麵相覷,不知道對手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恰好此時接到了盛成派人送來的請帖,如此一來龐統和馬良都知道賭約結束,倆人慌忙整隊出營,衣甲鮮明,軍旗招展,與盛方一線對峙。

盛方拱手道:“在下盛方,兩位就是龐統和馬良吧。雖未謀麵,神交已久,幸會。”

龐統定定神,鎮靜答道:“小輩亦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如今見麵更勝聞名,佩服。不知將軍有何指教?”

盛方笑道:“太客氣了,敗軍之將談何指教。隻是想見見襄陽的後起之秀罷了。”

盛方說的輕鬆,可龐統和馬良絲毫不敢放鬆。盛方站在前麵,即使和顏微笑,仍讓龐統和馬良感受到明顯的銳利氣勢,雖然嘴上不說,心裏硬挺,可是身體卻乖乖投降,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氣氛正尷尬間,諸葛亮打馬上山,跑了過來。盛方一見諸葛亮,就知道他為何而來,笑說道:“正好孔明也趕來了,倒是一次都見到了。嗬嗬,我等要即刻回府複命,你們也要去赴約。這樣,我等先走一步,在府裏恭候大駕。告辭。”說完,拱了拱手,便率隊離去。

看著盛方走遠,龐統和馬良才鬆了口氣。倆人互相看看,齊聲問道:“孔明來此何幹,難道也是接到了請帖?”

諸葛亮沮喪道:“正是,這不趕來與你倆商議這事嗎。”

馬良身體抖了抖,驚魂未消道:“這個盛方,殺氣太驚人了,我都感覺到我身下的戰馬在打顫。”

諸葛亮嘲笑道:“是你自己經受不住,反怪戰馬?”

馬良不服,一指身後,說道:“不信你看他們。”諸葛亮順眼一看,一眾家丁都驚恐的點頭,表示盛方的氣勢太驚人,實在抵受不住。

龐統歎道:“可笑我們還不知天高地厚的與他作對,人家單槍匹馬衝過來,我們估計都擋不住。”

諸葛亮也說道:“行啦,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我們還是商議下赴約的事吧。”

馬良質疑道:“我們隻是負責剿匪,與土匪的接觸和談判,超出了我們的權限,我們擅自赴約,合適嗎?”

龐統說道:“不去顯然不行,現在人家對我們沒有惡意,若拂了他們的麵子,萬一他們鬧將起來,我們可吃罪不起。”

諸葛亮說道:“那還等什麼,我們這就上路,邊行邊談吧。讓他們久等也不是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