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幾個月過去了,婉貞在黃府,順利的誕下一個男嬰,白白胖胖,很健康。諸葛亮很高興,為兒子取名諸葛瞻。孩子的乳名夫妻倆一商量,讓老爺子取吧。黃老爺子略一思考,就說:“就叫鐵鎖吧。”
“太土氣了,哪有點富貴相啊。”黃先在旁不滿道。
婉貞也不太滿意,說道:“是啊爹,我跟夫君想了好多名字,你可以從中選一個嘛。”
老爺子堅持道:“就叫鐵鎖,這孩子可是從神仙手裏跑出來到咱家的,咱得用鎖鎖住了,不能讓神仙要回去。”
“那還不如叫金鎖呢。”二媳婦湊趣道。
“爛名好養活,還是叫鐵鎖吧。”
老爺子這麼一說,大夥都沒了意見,婉貞抱著孩子,輕聲說道:“鐵鎖,別怪自己的名字不好聽,那是姥爺跟天上的神仙爭搶你呢。你是大家的寶貝兒。”
家有喜事,黃府這些日子以來賀客盈門,門外大街馬車、人流絡繹不絕,交通壓力很大!最高峰時還需要黃樹專門派小廝到兩邊十字口指揮通行。
再加上連續三天,黃循沒事先招呼就專包了一支樂班,在大院裏頭吹拉彈唱,為小外甥慶祝。這個樂班可大有來頭,他們隸屬於當時全國唯一一個有自己名號的娛樂組織——紅衣舫。要請到他們,除了金錢足夠外,還得請到州郡一級的地方勢力的安全擔保,保證人家的樂師、歌女不受騷擾和人身攻擊。
紅衣舫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分部,在荊州的分部就在襄陽,黃循請到的樂班就是襄陽分部最有名的紅袖樂班。
這樣一支名聲在外的樂班進駐,自然要吸引更多的人來湊熱鬧。這種種事務積壓下來,對整個黃府上下都是個大考驗。
老爺子本來就對家務的處理不上心,老婦人也有年頭放手了。這些年,都是老管家黃樹安排處理家裏上下的事務和關係。一般的節日、生日、紀念日的慶祝,府裏年頭都早有預算,這些年下來也都有成例,已不需黃樹怎麼過問,下麵的管事丫鬟就能做的很好。
例行的親朋好友之間的禮尚往來,也都有不成文的定規,什麼日子送什麼禮,禮多禮少的,不能馬虎。送輕了是失禮,送重了不但打亂人家的整年家計收支計劃,還可能惹來更多無謂的麻煩,人家可能會胡猜是不是有事相求啦,是不是成例改變了自家不知道啦等等。而這些事務各家掌櫃的一般是不過問的。分寸的把握,標準的衡量,全在各家的管家手裏,所以久而久之他們之間也都有了默契,形成規矩。隨意的打破規矩對各家都有影響,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這個道理吧。
一般來說,每年年頭,黃樹都會與各家的管家碰碰頭,對來年來各家之間的往來做個溝通,提前計劃。然後黃樹會分派給各個管事丫頭,事後聽聽丫頭的彙報即可。
但婉貞生子這事較為特殊,不在年頭預算內,也不算在成例裏,各家的管家都會請示老爺太太後決定送什麼禮。禮厚禮薄的,不但關乎著以後的回禮,還要整理好向老爺太太彙報的。所以,不能放手下麵丫鬟們,隻能黃樹自己親力親為。
老爺子年輕時走南闖北,戎馬倥傯,門生故舊遍布荊襄。這些日子以來送禮堆積如山,可真難為已多年隻動嘴不動手的黃樹,有的操勞了。
應付過鐵鎖三日、八日、滿月幾個大日子,黃家上下如同打過一場大戰役似得,人人筋疲,個個力盡,兵器入庫、馬放南山的歇了一陣子,才緩過勁來。
婉貞跟諸葛亮商量著,百日就不在黃府辦了,回隆中,請上裏魁,叫上左鄰右舍,諸葛亮再約幾個好友,一塊慶祝慶祝就好。
諸葛亮早想著這事,隻是怕掃了二老的興,見婉貞提出,自然爽快的答應了。
臥龍崗上各住戶由諸葛亮的三弟諸葛均去挨家通知,諸葛亮自己,也寫了幾個請帖,請黃門小廝幫忙送出去。黃老爺子和蔡氏早表示那日不過去了,由小兒黃先去就好,並說已經讓黃樹準備慶宴的各種物品,讓諸葛亮不用在家另準備了。
轉眼到了鐵鎖百日這天,一大早諸葛均就從隆中駕車趕了過來,準備接二哥一家人回去。黃家的下人們也是起了個大早,在黃樹的安排下,套車,搬東西,米、麵、酒、肉、菜、醬、醋、茶等,五花八樣,門類齊全,整整裝了一個車;然後另套一車,準備裝衣服被褥等;旁邊還有一車,是準備婉貞母子坐的。黃樹見諸葛均趕了個車來,忙招呼進來,連說來的好,省的再派車了,各色物事又給裝了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