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
孩子從五歲到七歲左右,開始傾向於獨立,開始接觸外部世界。學校成為社會化的媒介。孩子們在學校中可以考驗自己的獨立精神,開始接受旨在為成人的責任感做準備的正規教育。
學校代表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的規則和規定更加非個性化,但又是一個群體良好地運行所必需的。孩子不再是他所處的世界的中心人物,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調整自己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必要性。
在送孩子去上學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的父母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學校在社會化方麵所給孩子帶來的許多好處。不管孩子的智能如何,孩子對同齡夥伴的渴求要必須予以滿足的。
學校為孩子提供的是基本知識,這些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孩子提供了知識保障。
提供更高閱讀層次的書籍和遊戲以供孩子們使用;
允許孩子們按照他們自己的能力層次進行閱讀;
學校不應該僅僅成為孩子們沒有遵循他們規定的閱讀步伐而否定孩子們的這一樂趣;
讓孩子們從他們自己最為喜歡的書中讀故事給全班的同學們聽;
給孩子們提供一些課堂時間以便他們玩耍一些比較複雜的遊戲;
將孩子組成小的團體,為他們製訂計劃並指導他們的活動;
培養孩子的愛心並教會他們承擔責任,例如照顧病人、收牛奶錢或者是負責圖書館裏的書等;
讓孩子們發展特殊的興趣或形成某一種愛好,並將這種愛好與課堂活動結合起來。
作為父母,有必要了解孩子的情況,知道孩子在學校中所學內容及掌握情況。耶路撒冷大學的傑瑞尼思伯教授說:一旦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父母就得為孩子選擇一所學校,選擇的標準是那所學校適合自己的孩子。除了一些普遍性的建義外,還有以下具體問題需要父母們去探討:
學校當局是否重視對特長兒童的教育?如果不重視這所學樣對特長兒童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學校是否製定了針對特長兒童的政策?
為特長兒童上課的老師是如何挑選出來的?他們的資曆怎麼樣?為特長兒童上課的老師必須懂得超常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個性本質。他們必須理解孩子,對孩子的超常行為與能力不嫉妒。教育家們認為,這些孩子需要經驗豐富、能夠理解和同情他們的老師。
針對特長兒童的課是怎樣安排與組織的?
針對特長兒童的教育每一星期進行多少小時?研究發現,全日製的教學計劃是最令人滿意和成功的。
專門適用於特長兒童的資料。書籍有哪些?針對特長兒童的課堂應該有比普通課堂更為專業涵蓋廣泛的特長領域的教學資料。
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特長兒童教育計劃是否具有連續性?在孩子的整個求學過程中,能有一個專門針對特長兒童的、協調發展的教育計劃是非常重要的。
特長兒童教育計劃中的孩子們是如何選定的?這是一個技術要求很高的程序,需要受過訓練的人員具有專門的技術。
所使用的方法必須是公平的,以便孩子們每年都能夠保證實際情況進入或退出這些教育計劃。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父母必須要知道的,這一切與孩子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需要父母們在猶太家庭教育中時常與學校保持聯係。
父母送孩子進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獲得三種技能,即閱讀、寫作和數學。現在以色列的學校是從生活技能到美容美發,從電器修理到燒飯做菜再到天體物理是無所不教。因為他們明白無論孩子是特長兒童,還是白癡孩子都必須讓他獲得一定的生存技能,隻有讓孩子掌握了這些技能才能實施他們更為尖端的工作。他們必須盡可能早的獲得這些技能。作為一個特長兒童,通常要比他們同齡的孩子早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時間去學習某種技能。
無論孩子是不是喜歡,他們都得學習這些與他們日後生活極為相關的技能,必須掌握加減法的運算與拚寫單詞,必須學會運用語法和標點符號的規則。這些都是學校所教給的,也是每一個家庭所教給孩子的技能。
父母為了孩子的成功必須對孩子做出許多的限製,以便幫助孩子度過通向事業的頂峰,讓他們有所作為。所以父母總是讓孩子在玩耍與學習之間保持著謹慎的平衡。經常的情況是,真正具有天賦的孩子是由追求成功的欲望驅動的,因為他們不需要父母或是老師的不斷的督促。
老師與父母希望給孩子家庭作業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在放學之後還忙碌不堪,也不是要讓父母覺得學校確實在從事一些有價值的活動。相反,家庭作業的目的是要拓展孩子的知識,提供額外的練習,強化孩子所學的內容。學校裏講授的東西有很多是根本沒有必要在家庭作業中體現出來的。而且,如果父母擠出一點時間分析孩子在學校一天的生活,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對學校的要求比我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還要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