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遷都與東征(2 / 3)

“你率三萬兵馬堅守九江西拒曹軍!”袁術對著魁梧的壯漢說道。

“遵命。”

“韓浩何在?”袁術又道。

“臣在!”一位儒士出列。

“命你為軍師隨軍西拒曹賊。”

“遵命!”儒士跟著紀靈回兵營西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6月12日)

長安老曹拿著聖旨道:“奉聖諭,封典韋為東征大元帥統領三軍!”

“奉聖諭,封程昱為東征軍軍師,隨兵出征!”

“奉聖諭,封典傑、徐晃、許褚為東征副將,隨軍出征!”

“奉聖諭,封董昭為中衛校司,隨軍出征!”

“奉聖諭,封荀攸為軍師祭酒統領後備隊!隨軍出征!”

“即日揮師東征伐袁!”

“吼....吼....”眾軍興奮大吼。

老曹對著眾軍道:“袁術大逆不道,自稱帝,此次東征吾代吾皇感謝大家!”說完朝眾軍叩了三下。

隻見又大吼眾軍:“丞相.....丞相....丞相”

典韋看到眼中大罵老曹:媽的!老曹收買人心的手段這是一流啊!

該老典閃亮登場了拿著帥印時,老曹居然把他隨身佩劍——倚天劍。送給典韋!什麼榮譽回頭對著傳令兵大道:“典家軍隨後備隊出征。

”雙腳跨上馬對了老曹一叩,老曹很厚道回叩。

“拔旗!”典韋舉起忠天戟大道。

近兩萬大軍浩浩蕩蕩東征!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6月14日)東征路上“報....”傳令兵對著典韋道:“將軍前方二十裏就是長江!”

“哦,你去要附近的村民借用船隻渡過長江!”典韋道。

“諾!”

“等等記得給點酬金!”

“諾”

東征軍渡過長江天險抵達袁術勢力範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6月17日)東征軍經曆三日的時間到達九江郡城外三十裏紮營!

曹軍帥營。

“仲德(即程昱)九江郡守將是紀靈,軍師是韓浩您看?”典韋煩惱著對程昱說,紀靈乃袁術第一大將啊。

紀靈紀靈(?-199?)字勇義,東漢末年袁術帳下將領。山東琅邪陽都人,少有遠量,自弱冠入軍營,密交結英雋,時人隻知其有勇力,惟識達者奇之。擅使六十五斤重三尖兩刃刀。劉備進攻袁術時,他提兵迎戰,同關羽大戰三十合未見勝負。後提兵十萬,攻打小沛,但在呂布的調解下退兵。袁術稱帝後,分兵七路下徐州,任命紀靈為救應使,但未能挽回袁術兵敗的命運。後袁術在北上投靠袁紹的途中,遭到劉備攔擊,紀靈出戰,十餘回合死於張飛矛下。字勇義,少有遠量,自弱冠入軍營,密交結英雋,時人隻知其有勇力,惟識達者奇之。

韓浩韓浩字元嗣,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河內郡人,曹*部下的武將。以浩智略足以綏邊。

韓浩前期是袁術將領後期才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名將,字元嗣。初跟隨河內郡太守王匡(袁術勢力範圍),後來成為曹*的同族夏侯惇的副將。有一次夏侯惇和敵軍作戰,敵軍派遣武士前去劫持了夏侯惇,韓浩嚴辭詰責武士,並且說:“我跟隨大軍討賊,怎麼能為了一個將軍而廢了王法呢!”最終武士還是被擒住了,韓浩下令將其斬首。其為人果決而有原則,由此可見。

在曆史小說《三國演義》中,韓浩是長沙太守韓玄之弟,在韓玄被劉備擊敗後又投奔曹*。天蕩山一戰,在與蜀軍的戰鬥中被黃忠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