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聖上責難(1 / 2)

林祈風並不知道,他走了之後,施妙魚回頭看了他一眼。

她在林府住下之後,有時會出門,而目的地便是安陵王府。

這件事情她沒有瞞著,所以林祈風早先便知道了她心悅之人是誰。

從那之後,林祈風的態度便有些奇怪,而今日撞見他捧著書出門,更讓施妙魚隱隱的有些猜測。

隻是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施妙魚並未多想,見表哥已然迎著朝陽走遠,便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

昨夜沒有睡好,施妙魚回房間之後,便再次補起了回籠覺。

她這次睡得格外好,渾然不知正有人在被臭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陽遠伯年老昏聵,治家無能……”

那前來宣旨的小太監口沫橫飛的替皇上罵了他小半個時辰,跪在地上的陽遠伯府上下就瑟瑟發抖的聽了小半個時辰。

直到那小太監口幹舌燥之時,才收起聖旨,道:“陽遠伯,接旨吧。”

施慶鬆被罵的耳朵都在嗡嗡作響,驟然聽到這句話,頓時覺得如至天堂,連忙謝恩,起身恭恭敬敬的接了聖旨,又討好的笑道:“公公,請入內喝杯茶吧。”

那小太監擺手,睨了他一眼笑道:“不必了,陽遠伯事務繁雜,雜家就不多叨擾了。您留步。”

見那太監要走,施慶鬆連忙使了個眼色,一旁的下人便塞了一個荷包過去。

這一次,那小太監倒是沒有推辭,若有似無的掂了掂重量,方才笑道:“陽遠伯,您這半生為皇上分憂不少,所以有句忠告雜家也該說一說,您這家務事,也該了了,沒得擾了皇上,誰都討不得好,您說是不是?”

見施慶鬆滿臉是汗的訕笑,那小太監才道:“好了,雜家告辭了。”

待得那小太監走了,施慶鬆才擦了擦滿臉的汗,神情帶出幾分陰沉來。

這會兒日上三竿,可見小太監是下了朝沒多久便來的。他不能上朝,卻也能猜到,必然是那府尹又在皇上麵前參了自己一本!

不過他倒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皇上竟然隻是罵了自己一頓,並沒有別的懲罰,這反倒是意外之喜了。

要知道,他一大早起來就得知太監捧了聖旨前來,早嚇得不行,以為這次又要削爵位呢,誰知竟然不痛不癢。

施慶鬆長舒一口氣之後,又恨了起來,若不是那林家人太能作妖,不讓林嫣然母女回來,他又怎麼會被皇上屢次三番的教訓?

念及此,他越發的咬牙切齒。

王氏從來沒受過這等罪,這會兒被丫鬟扶起來,一顆心還仍舊在砰砰的跳動的厲害。她撫了撫心口,輕聲問道:“鬆兒,這次皇上雷霆震怒,該如何是好?”

她活了大半輩子,被聖上劈頭蓋臉的罵了小半個時辰,可是頭一遭呢。

最讓她害怕的是,皇上如此盛怒,該不會還有別的懲罰吧?

聞言,施慶鬆擺了擺手,道:“母親放心,兒子回頭就寫一道請罪折呈上去,想來皇上不會再怪罪了。”

畢竟剛剛那小太監潛藏的意思他也懂了,想來是他們府上的事情一直鬧騰個沒完,還數次到了皇上的麵前,讓皇上有點厭煩了。

看來,不管是和離還是和好,他都要早些了結了!

這一次,施慶鬆倒是真的猜對了皇上的心思。

早起上朝,聽得府尹跟禦史台的人都參奏施慶鬆,且還是為了和離一事,皇上登時便覺得心頭起火。

都說兒子肖父,可這施慶鬆非但不像老沐陽候,且也忒不是東西了些,家中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臉都是不要的?

在怪完施慶鬆之後,皇上連林府也怪上了,若不是他們家養出來的女兒鬧得,事情局麵何至於此?這天底下跟夫君麵和心不合的婦人多了去了,怎的偏偏就林家人覺得不能過了,非得鬧將起來?

不過是一介商戶,怎麼就那般硬氣了!

是以,皇上這才下旨命人臭罵了一頓施慶鬆,還讓小太監提點一番。隻是除了責罵之外,對施慶鬆便沒有別的懲罰了。

這也算是一個隱形的提點,做給大臣們看的。

施慶鬆猜中了皇上的心思,可王氏卻沒有。雖然聽得施慶鬆說的輕鬆,王氏還是有些擔心。隻是日頭太盛,她又擔心曬到施慶鬆的皮膚,連忙吩咐下人將他扶進房中去了。

施慶鬆如今這張臉被燒的不像樣子,紅腫疤痕水泡堆積在臉上,看著叫人作嘔還有些滲人,再也不複先前那翩翩君子的模樣。

就連王氏,也是看一眼便不忍心再看。

因著給施慶鬆看病,王氏幾乎搭上了林洲給的銀子,近來府上越發的窮,王氏又狠心打發走了幾個丫鬟仆人,如今這陽遠伯府是越發的人煙稀少了。

而皇上的聖旨,也像是一個信號,讓京城中人都掂量了起來。

按理說先前那一次狀告,讓施慶鬆直接削了爵位,這一次也不該這般雷聲大雨點小。

難不成,是皇上對施慶鬆仍有君恩?